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抗日风雷之学生传奇 > 太行烽火第 224 章 各逞奇谋(2)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当天晚上,武汉军统电讯室收到了来自天津站吴泰勋的密电。密电要求提供有关李学文和天津铁血同志会的情报。此封电报落到了职班军官,上尉付蓉蓉手中。军统每天会收到大量的电报,根据电报的密级和紧急程度,值班军官会作不同的处理。

    这封电报从内容看并不紧急。不过吴泰勋不是一般人,他的电报应交由主任处理。但是此时已经是深夜,电讯室主任魏大庆应该休息了。可付蓉蓉认为这封电报透露的信息非同小可。

    首先,李学文是g党的人。军统的人从来没有谁主动提出和g党合作。一个地方站的负责人,打电报要求总部提供一个g党的情报,理由是为了合作,更是闻所未闻。

    实际上付蓉蓉在天津的时候,当时的复兴社特务处天津站内部和抗日除奸团内部,都发生过和g党是否合作的争论。争论的结果是“共同抗日,互不防碍。”也就是各干各的。抗日除奸团还发生过一件事,有一个成员疑似和g党有某种关系,除奸团以此人搞小团体和非组织活动为由,和此人进行了组织切割。即切断和此人及其同伙的一切联系。

    天津之战,付蓉蓉和李学文的合作完全是形势使然。回来后付蓉蓉一再给李学文请功。上峰却对李学文的功绩淡化处理。并一再告戒付蓉蓉,不要替g党做宣传。对吴泰勋此人,付蓉蓉略有了解,旧军阀的大少爷,志大才疏。讨好上峰有一套,他怎么会想起和g党合作呢?他岂不知道和g党合作在军统局内部是忌讳的吗?

    现在谁最想知道李学文和天津铁血同志会的情报?日本人呀!日本人自然恨李学文入骨。想想也是,李学文公开向日本人挑战,还干成了。日本人能不急眼吗?如果假设吴泰勋落到日本人手里,日本人会蠢到让吴泰勋打电报,向总部要李学文的情报吗?完全有可能。因为日本人现在还不清楚军统局对g党的态度,在他们看来,双方刚刚合作打了天津之战,再合作一把有何不可?

    如果这个推测成立,那么军统在平津保和青岛等地的组织就危险了。平津抗日杀奸团也面临灭顶之灾。日本人随时可能动手,也许已经动手了。怎么办?找主任吗?半夜把他叫起来告诉自己的推测?主任会怎么处理?就算他重视了,肯为了一个小军官的猜想把他的上峰从热被窝里叫出来?恐怕最快也会天亮上班后向上报告。而时间每一秒钟都是宝贵的。

    付蓉蓉想到了她原来的上司,原蓝衣社北平第二特务站的站长乔家才。当年冀东保安总队张庆余张砚田部和29路军秘密连络,准备起义的情报,李学文为保密不让告诉蓝衣社。直到7.7事变前夕,付蓉蓉才电告老上级乔家才。结果乔家才在策动通州起义的功劳中也分了一杯羹。现在张庆余是91军副军长。张砚田是24军副军长。

    付蓉蓉相信,乔家才对自己的情报应该是重视的。说干就干,付蓉蓉决定向乔家才发出警报。天亮后再将吴泰勋的电报和自己的应对向魏主任报告。

    这时乔家才在天津视察。住在英租界新加坡道的一栋三层洋房里。这栋洋房是军统天津站的秘密据点。周围环静清幽静谧,花园洋房一栋挨着一栋。表面上远离战火,像个世外桃源。

    但乔家才感觉风声越来越紧,因程锡庚刺杀案引发的英日租界危机还在发酵。祝宗樑和袁汉俊二人已经潜入香港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宣布自己就是刺程案的凶手。并向港英当局投案自首,港英当局置之不理。日本方面也装作不理会,坚持要引渡押在租界工部局的四个嫌犯。其实日本人心里已经明白上当了。这四个人就是为了转移视线,好让真正的凶手逃跑。如果放过这4个人,岂不是两头落空。

    在日本人的严密封锁和强硬求下,英国驻日大使克莱琪和英国驻天津总领事贾米森都有妥协的表示。英国人心里最怕的是,日本军队不顾一切的开进英租界。英国人判断,一但和日本人在远东打起来,狡猾的美国人一定会采取中立立场。而英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对日本采取绥靖政策的意见逐渐占了上风。

    至于法国人,因为直接面对强大德国的威胁。只能紧紧地抱住英国人。此时的法国几乎没有独立外交,一切都跟着英国的指挥棒转。而且英法租界当局都承诺不使租界成为抗日基地。一但日本人指认抗日分子,租界当局就会配合日本宪兵队抓人。

    乔家才收到付蓉蓉的电报后,大吃一惊。付蓉蓉和他现在没有隶属关系,向他直接报警说明事态紧急。调查吴泰勋吗?如果他已经叛变,他的住宅就是陷阱。打电话派人都不可取,调查他等于告诉日本人,我们已经知道吴泰勋变节了,只能使日本人立刻开始大搜捕。

    最保险的就是立刻转移,凡是和吴泰勋相关的人员都要转移。乔家才第一个联系的就是现任天津军统站的站长曾澈。曾澈潜伏在河北区大经路,是日占区。必须立即撤退。曾澈没有马上走,而是赶紧通知同僚、部下和抗日除奸团的干部转移。

    这时日军的大搜捕已经开始了。原来塔尾在吴泰勋的电报发出后不久就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贪心的错误。如果武汉方面猜到吴泰勋已经变节,肯定会采取相应对策。那么撤底覆灭大半个华北的军统地下组织和抗日除奸团的计划就要泡汤。

    怎么办?如果按常规的办法抓捕吴泰勋的直接下线,然后严刑逼供一层层的往下抓?肯定会跑掉大半。在这争分夺秒的关键时刻,塔尾想到压榨吴泰勋。必竟吴泰勋最清楚自己人,知道谁能最快的和大日本皇军合作。

    吴泰勋没有让塔尾失望,他给出了两个最合适的人。王天木和裴级三,此二人都是吴泰勋的爹的老部下。都是经吴泰勋介绍进的军统。吴泰勋把二人骗到住处,在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和吴泰勋的劝说下,二人很快的变节。随着二人的交待,一封封的电报飞向各地。大批的军统人员和抗日除奸团员落网。

    随着严刑拷打,更多的人变节。导致更多的人被捕。在这次大搜捕中有一个现象,变节的多是军统人员。抗日除奸团的团员们基本都是坚贞不屈。这些团员大学生少,多数是中学生。大多数人家庭生活条件优越,参加抗团纯属抗日救国的信念。抗团招收团员审查极严,所以人数不多。确实都是抗战的精英。

    不过日本人发现,多数军统和抗团成员还是跑了。这一来是军统方面采取了应变措施。二来在租界抓人需要英国和法国巡捕的配合,而这些巡捕有很多是华人。华人巡捕多数同情抗日分子,有人还秘密加入了抗团。

    在抓捕行动中,华捕往往故意放水。抓到人后,应该先关在巡捕房,然后再引渡给日本宪兵队。结果有人被巡捕房放掉了,理由是证据不足。还有人因为巡捕房看管不严跑掉了。 ︽2miào︽2bi︽.*2阁︽2,

    日本人让王天木和裴级三带着大批汉奸和日本特务上街指认抓人。站长曾澈和行动队长王文是重点抓捕对象。必竟大家都是同僚,相互熟悉心理特点和行动规律。结果在松涛里一处秘密据点,曾澈和王文都落到日本人手里。

    在严刑逼供下,两个人都保持了民族气节。对所有的暗杀放火等抗日行动,曾澈一个人全都承担下来,目的是保护抗团成员。交待完后,曾澈绝食求死。日本人认为他还有用,给他打营养针。企图劝降。

    这时武汉的军统总部,当然知道华北出大事情了。虽然电讯室的值班军官付蓉蓉临机处置得当。避勉了平津等地军统组织的全军覆没。但还是有了重大损失。在重大损失面前,戴笠不想认输,不想让蒋校长认为自己无能。他想了一个反败为胜的办法。戴笠让人传话给所有被捕人员,一切以保命为要。可以假装变节投敌。

    戴笠还传话给所有已经变节并且出卖过同僚且有血债的叛徒,上峰对他们的处境可以理解,可以原谅。只要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对他们出卖同僚的行为,就可以看成为打入敌营必须付出的代价。但是如果执迷不悟,真心替日本人办事则坚决制裁。

    戴笠认为,损失已经造成了。如果被捕和变节人员中能有一部分人当了双面间谍。那也值了。如果能有几个人能真正取得日伪的信任,成为军统在敌人特务机关中的卧底,那反而是一种胜利。

    问题是王天木和裴级三还在疯狂的到处捕人。而且蓉蓉看到了李学文有危险。军统的组织在全国分区,区下设站和组。大的城市设站,特大城市不止一个站。中小城市设组。在保定就有一个组。

    各个站组要汇报所在城市的各种动向。付蓉蓉作为电讯室的军官,一般的电报都能看到。不过一般的社情报告上峰不会重视。付蓉蓉留心华北各地的情报,还是因为李学文。现在保定府里风起云涌,蓉蓉猜想和李学文有关。这个李学文可能在保定的情报,军统保定组自己都不知道。问题是,军统总部里别人会猜到这一点吗?上峰为了让愿意当卧底的叛徒取的敌人的信任,会交出这个情报吗?而保定组本身也在危险当中,王天木作为高级特工知道这个保定组。上峰会连保定组也一起牺牲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