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西周王朝 > 第五十四回 受封西伯平犬灭崇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1t;/p>

    话说姬昌获赦,回到岐周,百感交集之后,姒妃尽心调理微弱的姬昌,到春节时,姬昌已经好转,精神面貌大好,从地狱中走出来,回到人间。&1t;/p>

    第二年春天,姬昌已经痊愈,为感谢天子的恩德,敬献栗色宝马一匹,献绝色美女姒辛女于天子帝辛,并将岐周镇国之宝凤化石宝玉砥厄奉献给天子帝辛。&1t;/p>

    帝辛高兴不止,大赞姬昌是不忘恩,不负义之人。为表彰姬昌,封姬昌为西伯候爵,统领西方。西方如有不服者,或起战乱者,西伯有征伐平乱权。&1t;/p>

    受封西伯侯,这是不得了的事情,帝辛又一次的做了政治上的错误决策,这为西伯侯姬昌提供了名正言顺的征伐权,如果没有这个权力,也许姬昌老头没这么厉害,姬昌厉害的不是自己,还是借用了帝辛授予他的西伯侯的权力。&1t;/p>

    帝辛之子子庚进言说:“父帝陛下,儿臣从师傅处学习得知当年先祖成汤就是被夏后桀囚禁,之后因为夏后桀贪图先祖汤所送宝物而释放,再之后,先祖汤出狱之后,开始举兵灭夏,岐周两代人对大商的仇恨,不亚于当年先祖成汤对夏后桀的仇恨,父帝陛下今天释放囚犯姬昌,姬昌是否会学习先祖汤的做法,举兵起事?”&1t;/p>

    帝辛笑道:“太子,你还小,那是国老一面之词,姬昌获释,他感谢寡人还来不及呢,何来起兵剪寡人大商,量他也没这个胆量。”&1t;/p>

    姬昌受封西伯候后,为表功绩,献上西部羌人楼廊之地,楼廊王臣服大商。这在归妹的谋划之中的自导自演的一个历史剧。&1t;/p>

    帝辛更为大喜,大赞姬昌有功,希望再接再厉,为大商的一统天下做出不朽的功绩。&1t;/p>

    西伯侯姬昌回复说:“老臣不会辜负天子陛下的恩德和厚望,岐周定为西部的统一做出应有的贡献。”并决定平定犬戎,以示忠贞。从此,岐周拉开了对外扩张,报复的序幕。&1t;/p>

    费仲这一次真的痛哭一场,因为他没有料到自己献计的“四宝之法”如此的让帝辛开心,土地,宝马,美女,宝石,帝王四宝,一个不缺,这也说明费仲真的了解帝辛,了解帝王。也因为他没有成功阻止帝辛的再一次嘉奖受封姬昌西伯侯的决定,增加了西伯侯的用兵征伐权力,这是费仲所料不及,费仲原以为献上“四宝”就是为了解救姬昌出狱而已,没想到剧情会如此的复杂反转。&1t;/p>

    帝辛十五年秋,岐周伐犬戎。&1t;/p>

    犬戎,周人对义渠戎蔑称。&1t;/p>

    义渠王把周人的先祖从北豳(bin)赶到南豳,又从南豳赶到岐山,这可是世仇。已经一百多年了,如果姬昌再不报此仇,可能就没机会了。所以姬昌出狱后受封西伯侯,当他拿到征伐权力之后,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攻打义渠国。九十二岁的姬昌,还能等多久?他也要演示验证一下自己的六十四卦中的兵法行不行。&1t;/p>

    义渠国和岐周是邻国,本来的旬邑就是周人的前身豳(bin)国的国都。现在的义渠国的东南纭阳已归属岐周,桥国归属岐周,东边的西河国归属岐周,翟国归属岐周,西南的夨(ze)国归属岐周,西边的西羌人是岐周联邦,这样一来,义渠国三面都是敌人,还有麟游杜国,西梁山等诸侯国,西伯候姬昌一声令下,二十万大军从三面向义渠杀将过去,仅仅三月,拿下义渠,活捉义渠百岁王渠盛,小王渠戌(qu),俘虏义渠王工大臣亲眷千人。兵贵神,没时间和你慢慢玩,姬昌没有时间了。&1t;/p>

    黑水小国,阮,共,密须三国,在义渠边上,也在这个包围圈里,也就顺带灭了吧。花时一个月就结束了黑河三国的战役,一举收入囊中,俘虏一千多人,王族无一幸免。&1t;/p>

    老头不威,你当是病猫,别看被囚七年,只要有喘息的机会,就一不可收拾。七年都没有屈死牢中,还悟出一套兵法出来,《周易兵法》是也,不能说姬昌不是神人。&1t;/p>

    帝辛十六年春节,岐周全面收入了西部四十三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西伯候。&1t;/p>

    有一人开始不安了。谁?&1t;/p>

    费仲,大商副相。其他人都不知其中奥秘,只有费仲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费仲觉得自己闯了祸,开始弥补自己的过失,他要挽救大商。&1t;/p>

    费仲开始找岐周的麻烦。他以探望西伯候的名义,前往岐周。九十三岁的姬昌仍还活的好好的,还出来迎接了费仲。&1t;/p>

    “副相大驾光临,老朽不胜感激涕零,要不是副相从中周旋,我姬昌何能活到今天,请受老夫一拜。”说着就跪了下去,给费仲磕了三个响头,一点都没含糊。&1t;/p>

    费仲拉起姬昌,笑道:“本相在天子面前说你活不了十天,可你出来已经两年了,还活的有声有色,灭四国也就是举手之劳,在下佩服的无底头地,我还是那句话,你还能活多久?”&1t;/p>

    “副相是来索命来了?”姬昌笑道。&1t;/p>

    “我不是阎王爷,我来索命就不必当初了,我的意思是,你都九十三岁了,还不享清福,还去劳神,东征西伐,大开杀戮,有必要吗?为后代着想,何不集点德,所谓人在做,天在看,为君之道,厚德载物,上善若水。”费仲教训说。&1t;/p>

    “谢副相提醒,老朽确实老了,不该为政了,乘副相在此,老朽禅让王位于姬。姬接旨,明日辰时接任本王大位,沿袭西伯候爵位。”姬昌来这一招,费仲没有想到。&1t;/p>

    “谢父王禅让王位。”姬叩拜。&1t;/p>

    第二天在副相的见证下,姬继位。&1t;/p>

    费仲觉得自己很有面子,自己一来,仅仅说了两句,姬昌就禅让王位,备受感动,心想岐周占时不会再征伐了吧。&1t;/p>

    就在费仲还没离开岐周之时,崇候虎兵攻打岐周,理由很简单,姬昌迟早要报告密之仇,再加上自己是岐周边境的一颗星星,岐周迟早要摘的,乘自己还活着,把这个恩怨解决了,不管是胜败,都无所谓,这是迟早的事情,不想留下后患给子孙后代。&1t;/p>

    费仲本来是来阻止岐周再继续征伐的,可没想到崇候自己送上门来,费仲一看阻止不了这场战争,于是就与姬昌告别,姬昌一再挽留副相多住几日,自己来日不多,也好尽地主之宜,并希望副相把崇和周这场战争从中调和一下,姬昌说自己实在不想开战。&1t;/p>

    费仲也表示尽自己的最大的能力阻止这场战争,话别就离开岐周,回朝歌去了。&1t;/p>

    新上任的西伯候姬,亲帅西部小诸侯十五方国和本部人马,前去攻打崇国。姬昌认为此仇不报,怎对得起自己这狱中七年光阴,祸从崇候告密开始。&1t;/p>

    崇候也不含糊,说:“我不借天子之手拿下你,我早已死在你的刀枪之下,还好,天子把你拿下,让我多活十年,既然老天佑你,这是天意,我也无话可说,是祸躲不过,来吧。”&1t;/p>

    周、崇大战开始,两军对阵,姬昌认为可一举拿下,没想到崇候集聚了平生之力来应战岐周,这一战,江河哭泣,万民无人收尸,渭水咆哮,汉江幽魂,双方奋战一年,崇候虎被斩于沙场。&1t;/p>

    这一战几乎没有俘虏,崇人为君为将为民,冲锋陷阵,血拼战死沙场,几乎没有幸存者。&1t;/p>

    姬昌也傻了,没想到崇候真的组建民团与岐周军对抗,崇候灭了,没有留下什么钱粮,仅乘下空城和一片废墟。崇地的老人,女人,孩子,已经在姬昌出狱的那一天就被崇候安排迁徙到遥远的西南去了。两年后的今天,天下少了一个崇子号的国家,国王就义沙场。&1t;/p>

    崇国是大国,实力大国,原来大商三公之一,现在崇国耗尽全部财力人力国力,来对抗周国,这对周国说如何如何大胜,这也是吹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岐周国力也消耗的所乘无几。有一句普通战士说的一句经典台词,可以反映当时战争的场景,这位战士在接受嘉奖时,姬为他颁奖受封,对他说:“你是周人的骄傲,三军的楷模,天下的英雄。”&1t;/p>

    战士回道:“回禀陛下,我不是英雄,我是周、崇战争的幸存者,万中之一的侥幸者,死里逃生。”&1t;/p>

    “你是幸运中的英雄。”姬强调。&1t;/p>

    姬昌报了大仇,灭了崇候,得到梦寐以求的崇地,崇地是宝地,汉江支流,渭水,黄河要道,东进南下的核心之地,比起岐山之岐阳要胜之百倍,姬昌决定在崇地建立新都。&1t;/p>

    闳中进言,说:“灭崇之战,消耗了岐周大半国力,加之前面灭黑水四国,现在的岐周国力不足以建立豪华的新都。”&1t;/p>

    “这是帝王计划,没有商量的余地,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登上新的台阶宝殿。”姬昌厉声说道。&1t;/p>

    “太上王不是禅让了吗?”闳中顶了一句。&1t;/p>

    “井底之蛙的竖子小臣,这你都不懂得。”姬昌大怒。&1t;/p>

    闳中是归妹最得力的助手,孤独的七年中,都是闳中在归妹的身边给以安慰释怀,归妹听姬昌说闳中是小臣,厉声说道:“没有闳中大人,你姬昌还在羑里的牢中坐着呢。”&1t;/p>

    “你敢揭我的伤心事。”姬昌的脾气更大了。&1t;/p>

    “不是我揭你的短,而是实话告诉你这是事实。你要带着感恩的心,感谢闳中,感谢费仲,感谢唐表,感谢妫乡。这些人都是你的救命恩人,没有他们,就没有你今天的自由,就没有岐周的今天,何况闳中说的是真话,实话,就是他反对你的做法,他也是真心为了岐周的将来,你要人对你都说假话吗?你不能因为你年龄大了,就不顾及岐周百姓的死活,你的大业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平犬灭崇的心愿也了了,下面的朝政你就交给儿去做吧,他已经登基了,不要放不下,把你的兵法和君道交给儿吧,免得你带入王陵,后继无人,禅让就是禅让,不要做太上王,儿已经三十岁了,为政已经十年了,他懂得怎么执政为君。&1t;/p>

    归妹的话,就像刀子一样,扎进姬昌的心灵,姬昌本来也许是为了做给费仲看的,没有禅让这个意思,在他看来,太上王也是王,说了还是算的。&1t;/p>

    “你?”姬昌无言以对。&1t;/p>

    “我怎么了,我是王太后,太姒。你想想吧,还有没有必要霸占朝野权势。”归妹说道。&1t;/p>

    “我------。”姬昌说不出话来。“你不要急,好好想想,慢慢再说。”归妹说道。&1t;/p>

    帝辛十七年,春天的脚步已经来临,冰融冻解,周王姬开始在沣水中游的西岸建立周国新都。&1t;/p>

    清早,周王姬给太上王请安,进门说:“父王,今天的身体感觉如何,是不是感觉好一点了。”&1t;/p>

    “身体越来越沉重,看来来日不长了,我王陵建的怎么样了?”姬昌问道。&1t;/p>

    “父王,放心,再有两个月就好了,孩儿已经多派了人手。”姬回道。&1t;/p>

    “我看还是简单一点,节省一点,现在国库空虚,不要太耗费。”姬昌好像想明白了。&1t;/p>

    “再节省也不能这方面节省,天下人怎么看周国?父王为岐周的展,受尽苦难,呕心沥血,励精图治,才有今天的岐周版图,儿臣不但不能节省,还要建一个宏伟的方伯王陵,以昭告天下。”姬说道。&1t;/p>

    “那就随你的意思去办吧。”姬昌说道。&1t;/p>

    “父王,儿臣决定迁都,迁到崇地,沣水上游的西岸。”姬说道。&1t;/p>

    “你母后和群臣不是反对吗?”姬昌说道。&1t;/p>

    “母后反对是有她道理,可我周国现在缺的是人才,像大商一样的人才,如果要吸引大贤,要网络大才,不建庙堂,是不行的,迁都是势在必行,大贤不居小庙,施展不了才华,什么鸟在什么树上筑巢,岐周的大树就是要大,太王看大商的庙宇就是大吧,随便拉出一个庙堂之人,都比我小邦周的厉害,所以,要想得贤才高人,不得不建个华丽大庙给他们行走,作为他们的背景形象,这样他们就会有自豪感,心底那点荣耀感的东西就会得到满足,所以孩儿决定按照父王的旨意建新都,新都选址在崇地沣水西岸。”姬说道。&1t;/p>

    “新都要花多少财力?”姬昌问道。&1t;/p>

    “大概岐周的一年赋税。”姬回道。&1t;/p>

    “儿,建一个像样的西伯府,那些所谓的高堂之上方有高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像现在的岐阳,谁还会来投奔,大商的庙堂,比我岐周的大不知多少倍,你父王的父王就是季王说,‘侉侉的亭台楼阁,不如百姓心里的喜悦。’在目前的形势下,已经不行了,那是岐周之初,为了笼络百姓,现在为了拉拢大贤,你就得搭个架子,搭个舞台让他们唱戏,这些唱戏的,讲究的是舞台形象,至于幕后的事情他们不管的,他们也不需知道,只有你一个为王者心里清楚自己几斤几两,并不能如实的告诉他们,他们如果知道你的底牌之后,他们也会离开,这帮唱戏的人,眼睛都会朝上看,不会朝下看,你就是告诉他们你没有,他也不会给你什么,他们是获取者,不是给予者,他们用头脑和体力换取你的财富,因为你才有财富,他们没有,如果你说没有财富,他们会如何选择?既然这样,你就不必要跟任何人说你没有,做一名真正的寡人吧,只有你自己强大了,别人才会帮你,帮你的目的,因为你有财富和势力。”也许姬昌说的是实话。一生博弈者的感悟,真知灼见。搭台者,唱戏者,最佳组合,平台效应。&1t;/p>

    “孩儿明白父王的意思了,孩儿一定打造个富丽堂皇的庙宇,建造新的西伯府,以示天下,孩儿也会尽快补充国力,以便弥补国库空虚。”姬坚定的说。&1t;/p>

    “把所有的奴隶都往崇地,耕地种粮,在以后的战争中,不能轻易放走战俘,要让他们来崇地安家种地,这样,你的战争越多,你的财富就越多,国力就不会因为战争而国力空虚了,还会得到一个善待战俘的美名,这叫名利双收,大善大德。”姬昌传真。&1t;/p>

    “孩儿知道了。”姬应道。&1t;/p>

    “还有,天下的人才大贤,都聚在大商的庙堂上,就如一个费仲顶十个闳中一样,你要开始挖大商的人才,那些被大商处理过的国士大臣,你都把他们网络过来,老的就让他们在周地养老,分给他们大量的战俘给他们当奴隶,耕田种粮,这对岐周有好处,不出两年,岐周赡养他们的美名就会传出去了,他们的叶脉根支都很庞大,不可小瞧这帮老臣。”姬昌传经。&1t;/p>

    “对于大商的诸侯臣国,你就不再输送利益了,保持原样即可,待决定与大商开战之前两年再动手输送利益和给他们大量的承诺,这承诺再多都没关系,这是你代商做了天子之后,你成为天下的共主,到那时就由你说了算,由不得他们了。”姬昌继续传经。&1t;/p>

    “再者,与大商开战,主力用西部的方国,羌方,蜀方,巴方,百濮,等,不要用大商王畿之内的诸侯力量,让东吴在东南起事,让他把战火燃烧起来,让大商把精力放在东方和南方战场,只要大商的主力不在王畿,你就有机可乘,否则,你不是大商的对手,这叫调虎离山之计。就看你如何谋划了,你母后在这方面,看的比较深,你要多去问策。”姬昌叮嘱说。&1t;/p>

    “儿臣记下了。”姬应道。&1t;/p>

    “待你把新都建好后,为父还有最后一件事情要做。”姬昌说。&1t;/p>

    “父王示下。”姬问。&1t;/p>

    “就是分封和礼制。”“你要善待你的兄弟和先祖后人,也要他们为你分担一些治理天下的责任,治内的同时可据外。还可为那些外臣树立榜样,只要你建功,只要你归顺,你就可受封。让天下人知道,不是你大商天子可分封,我周国也可分封,因为我们除臣服大商的封国之外,我们还有大商境外之地域方国,不在大商统治范围之内,这就叫一只脚踏在大商的境内,一只脚放在门外,大商拿你也没有办法。”姬昌说道。&1t;/p>

    “父王,分封名单,等会列出,儿臣一定铭记。”姬说道。&1t;/p>

    “分封这些人,有泰伯、仲雍之后人,虢叔、虢仲的后人,尹男之后,盛非,马驰,梁醇,凡山子之后人,语仲之后裔,华雨之后人,还有你的异母兄弟郜、雍、振铎、绣、高、原、丰、郇、颍,你的一母同胞的弟弟鲜、旦、度、处、武、封、郑、载,就留给你去册封吧。”姬昌交代说。&1t;/p>

    “儿臣一一办理,儿臣告退,准备前去沣水,查看建都事宜。”姬说。&1t;/p>

    “你去吧,抓紧建,希望在我临终前看到新都。”姬昌督促说。&1t;/p>

    “儿臣一定加倍派出人手,争取主体工程在半年内就初步完工,年底入住新都,新年初一启用新都大殿。”姬理出进度表,这是周人的度,把大殿庙堂建好,其它慢慢建。&1t;/p>

    “好,抓紧。”姬昌休息。&1t;/p>

    姬退出太王卧室,他要到沣水去考察新都建设事宜,就在姬视察沣水的时候,遇到一个奇怪的老头,欲知何事,请看下回。&1t;/p>

    &1t;/p>

    &1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