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科幻小说 > 返航星路 > 第三百一十二章 跳层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消失的超级生命体暂时没有带来任何其他的影响,但是却给这边的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

    超级生命体基于空间结构,也就意味着这是一个从来没有被确认过的空间结构,同样也是进入高维度环境的一种方式。这个发现以及相关信息的收集,让舰队里的空间方面研究人员兴奋不已,纷纷投入到了针对这些数据资料的还原与破译当中。

    对于这个行为其实王奇并没有抱什么期待,因为之前的扫描结果中,根本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信息,再加上不知道这个超级生命体已经覆盖到了什么级别,因此至少也会漏掉其他维度状态的身体结构。这种情况下除非某人脑子一开窍突然提出来了一种神奇的结构,否则的话根本不能够完成对这种生命形态的设计工作。

    “于是这个家伙跑了之后呢,有什么后续的研究成果没有?我是指能够有收益的部分,不是说那些研究人员发了疯一样在研究的生命形态问题。”不关心其生命结构,不代表不关系这个过程中的其他收获。对于科研来说,其实很多东西都是副产品比实际研究的东西还有用的,也是王奇所期待的能不能有什么比较神奇的副产品。

    管家汇总了一下信息,然后报告说道“目前副产品不多,因为研究还没有完成,因此目前这么短时间内的副产品只有一个是有用的。”

    “说吧。”

    “空间层转移装置,或者说跳层装置。”管家用投影简单做了几个模型来做例子“空间十分层的,这点从之前探索母舰被困在小空间里的时候就很明显的发现,每一层的空间都有着不同的物质跟特性,虽然差别很细微。当时我们无法控制对每一层的接触,只能被动的控制探测器的数量来决定接触哪一层的物质,而且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使得无法探索一整个空间层的结构。而当前通过分析这个超级生命体,已经获取到了足够多的信息来对空间层进行可控跳跃。”

    “原型设备已经有了?”

    “暂时还没有。”管家否定了王奇的想法“目前只是在实验室完成了验证性设计,目前还在使用优化程序在试图降低其能耗与启动时间。当前的能量浪费过高不具备实际使用价值,不过验证设备如果需要的话现在就可以建造。”

    所以说找一艘船先试试?王奇就是这么想的。

    于是很快一艘船就被建造了出来,基于探测舰舰体进行的修改,移除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塞进去了一套原型设备以及一大堆供能设备。

    实验的成功性是毋庸置疑的,这艘验证舰在经过蓄能之后,消失在了舰队的探测范围内,然后在十几分钟之后重新回到了这里。不过就是样子比较凄惨,表面乌黑一片什么的。这倒不是在航行过程中受损,经过分析之后发现,只不过是非常巧合的在另一层空间被一个文明战场的战舰给糊脸了而已。

    空间层在理论上是无穷尽的,也代表着同一个宇宙无限可能的情况。不过这当然跟当初人类尝试跨越不同宇宙的情况不一样,这不是一个空间层的问题。

    “只不过我就是不明白,空间层既然比跨宇宙航行要容易那么多,人类怎么也没有发明出来这样的技术?还是说空间层是这个宇宙的独有结构?”

    这个问题管家可回答不了,查询了一下人类的数据库根本没有对这个空间层的相关研究资料,设想倒是有,但是从来没有进入到实际阶段。如果能够发明空间层的移动装置的话,那么至少人类应该不会这么早启动跨宇宙的航行研究才对。同一个宇宙中这么多空间层足够人类发展很久的时间,远不是当年预测的人类即将在发展的道路上陷入全知全能的困局。就算先知计算系统的计算能力被放大到无穷的地步,也不可能去计算根本就不在探测范围,完全没有收集到数据的环境,这种东西对未来的影响。

    验证舰船完成了其使命,清理干净之后就被封存在了舰船停放点。

    思考了一阵,王奇让管家建造了一套概念探测系统。

    概念探测系统的探测目标就是其他的空间层,而没有直接使用探索母舰上的探测系统,只是因为不知道这种探测系统是否会产生什么变异。毕竟这套方案是人类基于当时的情况设计出来的,现在换了个宇宙,探测着当年完全没有出现过的东西,自然就可能产生出各种各样的未知情况。

    然后没有意外的……设备失效了。

    不过倒也没有产生什么别的问题就是了,没有爆炸,没有消失,只是没有获取到任何信息罢了。至少王奇担心的,因为概念状态不准确导致的冲突,造成的严重后果什么的,都暂时不用担心这个。

    于是侦查方式就变成了非常基本的方式,让携带设备的舰船去另一个层里去看一眼,然后再把信息发回来。基于概念纠缠的通讯设备是能够发送通讯的,虽然维持时间有问题但是简单侦查还是够的。

    不过就目前来说,针对这个空间层,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探索能力,但是还没有什么比较好的利用方式。想想这个宇宙的体积本身就有多大,这个宇宙里面探索都会被各种坑的,再跑到其他层里面去继续被坑?当然继续被坑还是肯定的,只不过如何被坑,王奇还是希望能够稍微选择一下而不是任其自然。

    所以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努力之后,这项技术依旧被算在了储备当中,并没有实际运用价值。

    也许当以后被困在什么地方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这种设备来逃出什么困境的样子,反正精准定位什么的,看来也是解决了的,不会发生说离开之后再也回不来了的尴尬状态。

    对于这个决定,没什么人表示反对,这个宇宙就算初步的探测网络,都需要不少时间去布置的,哪还顾得上这么多看似无穷尽的空间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