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寰宇大唐 > 第10章 钱塘大潮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失策啊失策……”

    李旭一阵惋惜,弄得凌儿等人莫名其妙。

    就在李旭望着西湖感怀之际,钱塘城内百姓却在缓缓出城向南而去,各条支路上亦不断有人流向主路汇集。

    “郞君你快看,钱塘四周百姓都在向南去……”

    经凌儿提醒,李旭把目光从西湖上收回来,看着官道上汇集的人流大惑不解,忙派李阿奴去打探消息。

    李阿奴跑去拦住行人寻问生了何事,了解原由后跑回来禀告:“郞君,是一年一度的钱塘大潮来了,今日又是钱塘大潮潮浪最高之日,故百姓争相前往凤凰山、江干一带观潮。”

    “今日是几号?”

    李旭寻问左右。

    “八月十八啊,正好是中秋节。”

    李旭一拍大腿,惊喜道:“难怪啊,钱塘大潮最佳观潮时间不就是在中秋前后吗。”

    “快,我们去凤凰山占一处好位置……”

    李旭迫不及待的跨上马匹招呼众人上路,众人一脸懵,心想不就是一场潮水么,郞君这么激动干嘛。

    一群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他们哪里知道钱塘大潮的汹涌澎拜,哪里知道他们郞君李旭那一个后世的灵魂对享誉世界的钱塘大潮早已心生向往,前世没空去,今生非得看个够的心理。

    一群人紧赶慢赶,赶到凤凰山时早已人山人海,别说最好的观潮点,哪怕是最差的观潮点都被人占了,除非去观潮不佳的江段。

    “让一让,让一让……”

    随着人流涌来的李旭一行挤上人满为患的凤凰山。

    只是山上观潮的人太多了,别说青壮了,老人小孩都不少。贩夫走卒、官僚士子等各阶层的人拥在凤凰山上。每当一道汹涌如水墙迅猛推进的潮水从凤凰山脚下奔腾而过时,观潮的人群纷纷惊呼,眼神随潮水而去。

    可怜的李旭还在人群里蹿,炎炎夏日下累的满头大汗才爬到半山腰,望着站满人群的山巅不想再爬了,再说观潮点也不是越高越好。直接找了一处由一家人占据的观潮位置还不错的点,上前李旭从李函手中拿过一袋开元通宝塞在对方家主手里,说道:“兄台把这个位置卖给某如何?”

    对方愕然的接着李旭递过来的钱袋,垫重量当不下一百钱,回过神来立马笑着迎李旭一行在此处观潮,带着自家人到别处去。

    一文不花的观潮点换一百文,只是小户人家的一家人都笑的合不陇嘴,生怕李旭待会反悔似的,急冲冲的下了山回家去了。

    此时的杭州湾远比后世的杭州湾要宽广的多,出钱塘县城东南不过十余里便是钱塘江入海口,更没有一百多年后钱镠修建的捍海石塘抵御潮水。

    由此,钱塘大潮远不是一千多年后的钱塘潮可比,潮水掀起近三十尺高,俨如迅猛推进的水墙汹涌而过,横扫大江两岸低洼地带,激起两岸观潮游人的喧呼声。

    见此自然奇景,李旭诗兴又发作了,刚要即兴赋诗一道眼角却瞥见周围有不少手持折扇,一身文士打扮的士子文人,还有似早有准备,还搬了书案来,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正在挥笔洒墨呢。

    李旭瞬间将到嘴边的诗句生生憋了回去,一脸涨红色甚是难受。

    “奴家今生还是第一次见如此汹涌澎败的江潮,也不知是不是东海的龙王卷起这滔天大浪……”

    媚儿一番感慨,转而疑惑的看向李旭:“郞君何不即兴赋诗一首,将眼前的江潮尽数书于优美的诗句中?”

    顺江东下,每遇美景,郞君即要赋诗,一时性起还要作赋,书童那已收录郞君诗作百首,赋六篇。钱塘大潮震撼人心远超长江沿途所见,郞君今日怎这般泰然自定不咏一字?

    李旭装作聚精会神的观潮没有听见,媚儿见郞君没作回复,以为潮水和人群的嘲杂声真让李旭没听见,想再提醒下。

    凌儿似是看出了李旭的囧境,伸手悄悄拉扯了下媚儿的衣角,给了她一个莫打饶的眼神,媚儿才作罢。

    李旭心中苦闷,胸中有多少墨水自己还不清楚么?就自己那诗赋水平哪敢在这人文璀璨的江南当众献丑。突然后悔当初为什么没好好读书,真是悔之……不对,李旭回过神来,发现,现在努力好像还不晚。

    比起安史之乱后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的豪门恶少韦应物,我比他醒悟时年轻多了呢!

    在凤凰山上观潮足足两个多时辰,人群开始散去。

    下山来的李旭疲惫的登上停靠在山下运河边的座船船头上,轻拍着这艘乘载自己顺江东下数月之久的江船,呼唤朗庭赶紧准备吃食。上山观潮数个时辰,腹中早已容容如野。

    坐下来一想到今天为了个观潮点就花了一百文李旭就肉疼,南下历时四个多月,身上带的钱财已花得七七八八,看来以后得省着点花了。

    又一想节省不是办法啊,钱只有赚出来的哪有省出来的?

    李旭琢磨着应该在杭州这把花出去的钱赚回来。

    抬头瞧了瞧天色,太阳都快下山了还这么热,真是日了狗了。

    口渴了拿起水囊喝一口,李旭皱起了眉头,被燥热的天气闷热的水可真是难下口,突然怀念起前世出门在外,口渴了就在路边便利店买根冰棒或冰震饮料喝起来的舒爽,可惜了再也回不到前世的生活了。

    “对了冰棒。”

    李旭突然想起前世看到历史穿越文,没有冰箱制作冰棒其实非常简单,只需两物即可。

    “肖宁、李函,你二人赶紧乘城门没关去城里买二十斤硝石,置办一个铜盆回来。”

    刚坐下扇着风纳凉的两人一脸苦闷的从秦皓那牵来两匹马入城采买,硝石好买,找个药铺就能买到,二十斤虽多无非多找几家药铺。只是铜盆要在城门关闭前买到就不容易了,毕竟普通人家可用不起铜盆,大户人家也没必要卖,铁匠铺也只会定制,肯定来不及。

    最后肖宁急中生智跑到当铺去问问,恰好一家当铺有一件别人当的铜盆买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