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寰宇大唐 > 第85章 招募人才改进工艺一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如凌儿所说提价三倍确实能止住亏损,但售价百文的报纸看过后就无用了,越州又有多少人买得起?又舍得花这么多钱买呢?

    定价30文一份在李旭看来都高了,普通百姓愿花30文买份报纸看的少之又少,买的大多是文人士子、富贵之家和商人。

    具李旭了解,哪怕是文人士子,家里不是太富裕,花30文买份报纸也有点肉疼。

    摆在李旭面前头等大事,要将报纸的成本降下去,降到普通百姓花几文钱就买得起的地步,方能将报纸的宣传作用发挥出来影动社会舆论。

    要降低成本,就要解决报纸的纸张和印刷这两个占成本的大头。

    印刷好解决,无非是将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搞出来,技术要求真的不高,只是一个脑洞而以。一个奇思妙想的脑洞偏偏人类几千年时间里就毕昇想到了,李旭也是挺配服他的。

    降低纸张成本李旭就有些头大了,这是真正考验技术的时候。

    目前报纸采用的麻纸李旭也不是很满意,当然有更好的纸供选择。比上乘麻纸还好的纸就是唐代宣州发明的宣纸了,但用宣纸来印刷报纸,李旭是想都不敢想,太贵了,真会把自己拖破产。

    剩下的什么硬黄纸、竹纸,不是太贵就是质量太差。虽说报纸不需要用质量太好的纸,但这不是现代,质量差的纸也能将字印刷清晰,这可是唐代,质量差的纸不是太脆容易碎就是太过粗糙印刷不易字迹不清晰。

    李旭原本是想用会稽产的竹纸,结果拿竹纸一瞧,白度不够纸面浅黄没关系,但柔韧性差,纸质脆弱不堪折叠,这就很成问题了。

    总不能顾客买份报纸折叠来看结果报纸碎了,这就尴尬了。

    李旭苦恼该怎么改进造纸工艺,想半天脑海里仅有点前世网上查阅古代造纸术时的一些模糊记忆,竹纸工艺改进生产出优质纸张最终取代汉、唐盛行的麻纸、皮纸是在宋代,以浙江、福建生产的竹纸质量最好。

    想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李旭所性出城去城外的造纸坊瞧瞧他们是怎么造纸的。

    在生产麻纸的工坊瞧了半天,制作麻纸的工艺已是非常先进,要想再改进工艺降低成本,除非在化学、机械上有突破,用化学品漂白,机械制造麻纸。

    正因麻纸在传统手工业下再难改进,在宋代时被工艺进步生产出质量比上等麻纸还好的竹纸所取代。

    从麻纸坊出来的李旭心底放弃了对麻纸的希望,展转到一大片竹林,俱李阿奴说,这一片因有万亩竹林,会稽生产竹纸的工坊有一半集中在这里。

    路过一条小溪,溪边有一家显得破落的小工坊,利用水车提供的动力将放入臼内的竹穰舂成泥状,不远处的山塘里浸满了五尺长一段的竹子,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正奋力的挥动手中的木棒敲打水中的竹子。

    制造竹纸,将竹穰舂成泥状李旭可以理解,却不懂青年为何要敲打浸泡水中的竹子,特上前寻问:“你敲打竹子是做甚?”

    青年回头瞧是一名面相俊美的少年郞,穿着绸缎裁剪而成的圆领长袍头戴璞头,腰间还挎着一把横刀,身后还跟着十名带刀护卫个个凶神恶煞的模样,一时吓得不轻。哆哆嗦嗦的拱手回禀:“某……某正在杀青……”

    “杀青?”李旭不懂,请教杀青与制纸有何关系。

    青年见李旭没有恶意,只是好奇他的举动寻问制竹纸的工艺,放下心来详细为李旭讲解制造竹纸的工艺步骤。

    “浸泡杀青后的竹穰要与石灰调成乳液拌和浸泡,再与柴灰水浸透,这两个步骤每步都要浸泡耗时十天半个月,速度太慢,为何不用锅来蒸煮加快速度?”

    李旭很奇怪的问道。

    青年闻言一愣,想为何不用锅来煮呢?

    当初爹就是这么教他制竹纸的,其他制竹纸的叔伯、工坊也是这么做的,无人想过用锅蒸煮减短竹穰的浸泡时间。

    一直困顿于竹纸制造耗时太长工艺复杂,制出来的竹纸质量还差卖不出价钱而家境贫穷的竹详恍然大悟,惊叫道:“小郞道破了某多年的不解。”

    立马丢了手里的木棒跑回坊中费力的搬出一个大缸,就地刨了个土灶搬来柴火烧起来,将与石灰水浸泡多时的竹穰倾倒进大缸里慢慢蒸煮。

    “我无意中好像做了一件了不得的事。”

    看着兴奋的青年李旭悠悠的说了句。

    “郞君,这小子八成是听了郞君刚才一席话明悟了改进制纸的工艺,咱绝不能让他占了便宜。”

    李阿奴凑到李旭耳边恶狠狠的说道。

    “那你说该怎么办?”

    “把他抓回府中,让他这辈子给郞君干活。”

    “那不成我的奴隶了吗”李旭有些好笑。

    “能成郞君的奴隶那是他八世修来的福分,瞧瞧他这工坊有多破落,在这待了这么久除了他连个家人都没有,八成是穷的连婆娘都没讨到。”

    “也许他家人在家里忙着呢。”李旭随口说。

    “小的刚才在工坊里看过了,这小子就住在工坊里,家什用具皆在,吃饭的碗都只有一个缺了口的,加上一双竹筷,屋里连个女人的物件都没有,绝对是个讨不到婆娘的穷鬼。”

    李阿奴信誓旦旦的说。

    观察还挺细致的嘛,李旭多看了李阿奴一眼,心中对这个青年有了计较。

    “郞君只要你下令,咱就带人把他掳回府里去。”

    李阿奴怂恿说,身边的护卫个个手握刀柄就等李旭下令了。

    李旭横了李阿奴一眼,不悦道:“只有强抢民女的,你让我强抢民男,传出去我这刺史在越州还怎么混?”

    李旭嘴里蹦出强抢民男一词让护卫们瞬间想到了龙阳之好、断袖之癖,紧闭嘴巴生生憋住大笑的冲动颇为难受。

    李阿奴赶紧扇了自己一嘴巴请罪:“是小的考虑不周,请郞君责罚。”

    李旭走到青年面前,道明身份,说:“你从某的一句疑问就想到改进制纸工艺的法子,也算一个人才。某正缺制纸的匠人和工坊,你倒是个不错的人选。你这工坊虽说过于破旧,位置还可以,原料易取,溪水旁可以架设多座水车利用水力造纸。无非是花点钱将工坊整修扩大,就是一座不错的造纸坊。”

    眼前的俊美少年竟是上任不过数月已名声大兆的越州刺史,前几天从村里的读书人那听说皇帝老儿还加封他什么流求都督。

    竹详有些激动,越州官场的老大就站在自己面前,还要收购自己送人都嫌弃的破纸坊,重点是还要雇佣他。能为刺史办事生计肯定是无忧,都25了还讨不到婆娘的他估计是有望了。

    “怎么样?接受某的雇佣为某造纸,你的纸坊一并卖于某,你就当纸坊的坊主,某会给你钱扩建纸坊招揽匠人继续改进造纸工艺。”

    “某……某愿意。”

    早已激动难耐的竹详拱手便拜,“某从此以后就是使君的人。”

    “起来吧,只要你能为某生产出物美价廉的竹纸,将两张1.8尺长、1.5尺宽的竹纸造价降至一文钱,钱财不是问题,某还会赐予你千亩良田、美妾。”

    为了刺激竹详改进工艺的积极性,李旭许诺,只要他将两面皆能印刷出清晰文字,质量不需要达到宣纸、硬黄纸的精美,两张竹纸成本价压到一文钱,奖赏万贯不说还给他纸坊两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