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玄幻魔法 > 食在大宋 > 番外:偷梁换柱(二)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王小娘子再见书生时,已是两日后。


    这次相见就约在驿馆不远的杏林,一见面,王小娘子就递给对方一沓纸。


    书生接过一看,发现是一沓交子,面额十贯,一共十张,不由大惊失色。


    王小娘子却说,他的青云志不该被钱财所阻,此去京师路途遥远,她别的没办法帮衬,只能聊表心意,望郎君能平安进京,安心科举。”


    书生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可是一百贯!


    普通人家十年才能存下的钱,就这么送给了他一个陌生人?


    想当初,他从家里带出来的钱也不过四十贯。


    默了片刻,书生终也没将那沓交子推回去,因为这些钱对此时的他来说确实很重要。


    想起那日王小娘子说的要求,便又旧事重提。


    王小娘子闻言只低下头去,问他可曾婚配?书生答,不曾,王小娘子便答自己也不曾,说完就头也不回的跑了。


    书生楞楞的看着她跑远的背影,又看了看手里的交子,终是明白过来。


    之后,书生一路进京,进京后又因为这笔钱并没有将时间荒废在别的杂事上,而是全心温书,最终科举及第,在殿试被官家亲点为状元。


    东华门外唱名,一时风光无限。


    少年状元,自是吸引了无数目光,当时就有几位朝中大官要捉他回家当女婿,却都被他以家乡已经有婚配的由头给拒绝了。


    得中状元的书生,并没有忘记当初的承诺,回家探亲时,直接去余杭王家提了亲。


    虽然王小娘子并没有告诉家里私赠书生银钱的事,但状元郎上门提亲,王家哪会不应,当下就在媒人的见证下换了庚帖,只等状元回乡探亲,禀明高堂后就成亲。


    时人都说王家是祖坟冒了青烟,才能捡得个状元女婿,却不知道这都是王小娘子自己‘争取’来的。


    驿馆前惊鸿一瞥,危难中赠银相助,王小娘子就这么给自己定下了后半生。


    同年五月,二人顺利成婚。婚后不久,朝廷官职就下来了,书生被任命为福州罗源县县令。


    他为官清廉,任职期间常有惠民之举,深得福州百姓爱戴,政绩优秀,三年任满后,擢升为临安知府。


    然而就在离职的前夕,却因为一桩案件的审理得罪了当地豪强,在离任路上被报复,打伤,落下无法生育的隐疾。


    好在彼时王娘子已经怀了二胎,得知此消息后,王娘子决定瞒住丈夫,并且为保他的自尊心和香火,开始谋划偷龙转凤之事。


    因为早在怀孕初期就有大夫摸脉,判断腹中孩子多为女孩,刚开始她并不在意男女,只要孩子平安长大就好。


    因为一年前,她已经夭折了一个孩子。


    可如今,夫君再无后嗣,日后官场上只怕要被人指点,就是回乡恐也要受宗族亲老指摘,再者他还是家中独子,公婆也指着他承继香烟。


    思来想去,王娘子想到了娘家。


    因为她嫂子也怀孕了,而且产期与她相近,并且按日子算,应该还在她之前,完美的契合了整个计划。


    把女儿换给哥嫂,舅家总不会亏待了她,待日后长大了,还可以要来做儿媳妇,这样既不用骨肉分离,又能解了眼前的困境,可谓一举两得。


    便当即找来兄长商量。


    王郎君疼爱妹妹,再加上本身已经有了一个儿子,所以答应的很痛快。


    再者,当时的书生已经是临安知府,未来官途不可限量,儿子换给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二人一拍即合,当即约定,王娘子生产当晚,兄长先抱着侄子在府外等侯,待她腹中孩子娩出,再由仆妇带出去交换。


    看似一切都计划的很好,但他们却估了一个人,王家嫂子!


    因为事关隐秘,此事王娘子并未与她嫂子商量,只偷偷的与她兄长说了,并让兄长去做嫂子的工作。


    而王家兄长怕妻子不同意,更怕此时说出去妻子横生事端,便想着先瞒着,待孩子换了之后,再好好安抚。


    到时木已成舟,他再说明好处,妻子定然会同意。


    却不想,王家嫂子得知孩子被换了后,气怒之下,直接命令仆妇将孩子抱出府扔掉。彼时王郎君正在外应酬,并不知晓。


    待他回府发现时,孩子已经被仆妇扔了。


    王郎君吓得不行,一边命仆妇赶紧将孩子找回来,一边安抚妻子,向她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


    作为母亲,王家嫂子并不贪图知府家的荣华,也并不想将孩子换出去。可此时木已成舟,就如夫君所说,现在自己的孩子在别人手里,若让小姑子知道,自己把她的孩子扔了,只怕她的孩子也不会好过。


    只能认了此事,让仆妇去将孩子找回来。


    奈何仆妇此去,却并未寻回孩子。


    那时又逢附近州县发大水,城中涌进了许多难民,缺衣少食的情况下,王郎君根本不敢想,那孩子遭遇了什么。


    更不敢对妹妹妹夫上报,只能瞒着。


    因为一旦报上去,就是结恩不成,反成仇,他们一介商家,哪敢得罪前途无量的官门妹夫。


    又找了两日,无果后,二人只能商量再找一个孩子顶替。


    恰巧家里有一仆妇刚生了孩子,也是个女孩,二人便商量,若是妹妹来看孩子,就把此孩子拿出去交差。


    刚开始孩子还小,长的都差不多,只要他们画上胎记,基本上就能糊弄过去。


    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相貌逐渐长开,两夫妻发现,孩子与妹妹妹夫长得完全不一样,不禁发了慌。


    这要是哪日接去一看,岂不是要露陷?便又连思对策。


    可要找相貌相似的孩子何其难,特别是他那妹夫长相不俗,想要找个跟他差不多的孩子比登天还难。


    像不了妹夫,那就只能像妹妹了。


    这时,王郎君支支吾吾的说,他在外头有一外室,生了一女,样貌与妹妹有几分相似。


    初听时王家嫂子震惊当场,与王郎君撕打一番后,还是接受了现实,将那女孩接进了府。


    这一切,随着夫君调任在外的王娘子毫不知情,她只在孩子两个月的时侯见过一面。


    再见时,已是在京中稳定下来,孩子也已经有七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