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皇朝帝业 > 第195章 封赏之议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酆朝嘉德五年十一月,剿灭义阳王大捷消息传回雒阳,百姓奔走相庆,朝野百官纷纷放心,终于不用担心义阳叛军打上雒阳。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这对于朝廷来说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

    文昌殿。

    “恭贺大司马。”邓亥柳齐带头朝着赵无伤抱拳。

    赵无伤矜持的点点头,喜怒不显于色。

    邓亥笑道:“义阳反贼拔除,为朝廷除一心腹大患,自此南方无忧矣!”

    除掉义阳王,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义阳王不除,他们就要时刻防备。尤其之前长城军团南下剿除失败的消息,更是让朝廷蒙上一层阴影。现在除掉义阳王,他们只要防备巨鹿王和沛王即可,不得不说给他们缓和一大口气。

    柳齐道:“此番大胜,全靠大司马运筹帷幄,为大司马贺!”

    “为大司马贺!”三公九卿纷纷朝着赵无伤拱手。

    赵无伤道:“此次大胜叛军,全赖三军将士拼死血战之功,本公居庙堂之高,未曾半分助力,实在惭愧。三军将士平叛有功,我以为应当重赏。尤其是云麾将军聂嗣,在大将军庞痤攻城失利情况下,接过兵马,指挥得当,绝地反击,一举击溃反贼,当得平叛首功,诸位以为然否?”

    虽是询问,但是语气却是笃定,只给别人同意的机会。

    “大司马说的是,聂嗣当为首功。”邓亥第一个跳出来赞同。

    一直没说话的聂抗却是紧紧皱眉,脑子里面回想着大司马刚才说的话。所谓‘接过兵马’,其实就是夺走庞痤兵权,这一点聂抗很清楚。

    ‘这个小子,还是没听我的话。’聂抗心中叹息。

    柳齐问道:“诸位以为,应当如何封赏云麾将军聂嗣?”

    九卿面面相觑,一时无言。现在聂嗣已是四品云麾将军,这个军职可不低,尤其聂嗣还只有十八岁,让众人无法依先例封赏聂嗣。可若是只赏赐金帛器物,未免过于敷衍。可若是封赏高官厚爵,似乎又与聂嗣的年龄不匹配。

    众人无言之时,大司马开口道:“依我看,当封赏聂嗣爵位,官升一级,赐金帛器物,如此方能配上其军功。”

    闻言,聂抗开口道:“大司马厚爱,臣替犬子拜谢,只是犬子年龄尚幼,不宜封爵,还请大司马酌情封赏。”

    “廷尉此言差矣。”赵无伤道:“自古英雄出少年,聂嗣才华横溢,迟早为国柱石。此次大胜叛军,聂嗣功不可没,岂能轻赏而寒士卒之心,不妥。”

    邓亥却是回过味来,发现赵无伤和聂抗好像没有以前那么亲密的关系了,他顿时笑道:“我也以为大司马所言有理,云麾将军年龄虽幼,然则心性成熟,能在庞痤兵败的情况下力挽狂澜,击败叛军,功劳着实巨大,岂能因其年龄抹杀,这大大不妥。”

    “我也以为聂嗣可得重赏。”柳齐道:“廷尉多虑了,正如大司马所言,自古英雄出少年,吾等岂能打压。眼下九州不安,正需聂嗣这样的少年才俊,为国羽翼,剪除叛乱,廷尉就不要推脱了。”

    在邓亥和柳齐相继开口之后,九卿的其他人也都纷纷开口赞赏赐聂嗣。

    见状,聂抗也就不再言语。他知道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没用,只能默默接受这份‘好意’。

    邓亥道:“聂嗣功劳甚重,宜封征西将军,长门亭侯,领栎阳令之职。”

    哗!

    九卿纷纷讶异,低声议论着邓亥的封赏是不是太重了。

    首先是征西将军,这可是从三品高阶军职,在其之上只有正三品的亚将军和从二品的大将军。一般而言,大将军都是大司马兼任,或者是驻守边疆的大将才能任职。比如西北长城军团的王颐就是大将军之职,或者是驻守幽州的北疆军团的皇甫明也是大将军。而亚将军实际上也分为右将军、左将军、上将军三种。再次便是四征将军,这是真正的高阶将军职位。

    可问题是,聂嗣只有十八岁啊,如此年轻,居然担任征西将军职位,未免过于‘厚赏’。

    其次是长门亭侯爵位,酆朝的侯爵依次是亭侯、乡侯、县侯、郡侯、以及郡侯之上,拥有食邑的侯爵五等。虽然聂嗣的长门亭侯是最低等的侯爵,可问题是酆朝的爵位是世袭的!

    最后便是领栎阳令之职,这是个虚职,相当于享受栎阳县令的待遇。

    三重厚赏,让聂抗眉头纠结的能变成麻花。他不得不佩服邓亥的处心积虑,大司马放个屁他都能说是香的。长门亭是栎阳的亭邑,将聂嗣封为长门亭侯很合适。

    “大司徒,这未免不太合适吧。”

    “廷尉此言何意?”邓亥不解道:“聂嗣立下的功绩,当得此厚赏。此前他在上洛郡击溃义阳王,吾等未能厚赏心中着实有愧,这一次就请廷尉不要拒绝了。”

    “大司徒说得对,聂公不要拒绝了。”附属邓亥的官吏纷纷开口劝说。

    赵无伤也道:“廷尉不要多想,这是聂嗣应得的。”

    是你强加的才对吧,聂抗很清楚,这是大司马对聂嗣夺走兵权的回应。作为大司马曾经的朋友,他比谁都了解大司马对兵权的看重程度。这一次聂嗣不打招呼直接‘接过兵权’,触及大司马禁忌。所谓的厚赏,不过是个说辞,夺走聂嗣兵权才是主要目的。

    征西将军属于高阶军职,无大事不动,一般都是放在雒阳养老用的。所谓明升暗降,大抵如此。更让他恶心的是,赵无伤给聂嗣封了个侯爵。要知道,他这个父亲都没有爵位,赵无伤却给聂嗣封赏侯爵之位,这不是恶心人是什么。

    现在,聂抗孤立无援,只能被迫接受这份‘好意’。他有些后悔自己‘病’的太早,应该再等等的。

    聂嗣的封赏顺利通过,随后便是夏阳悌和阴休二人,作为‘夺权三人组’之二,这俩人也没逃得了赵无伤制裁。

    “夏阳悌、阴休,破城有功,擢升夏阳悌征东将军,阴休为征北将军。”

    这一次大司马小气的多,只给夏阳悌和阴休升了军职,没有其他封赏。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也是大司马在夺走他们兵权的把戏。

    旋即,大司马接着道:“庞痤剿贼不利,官降一级,领大军驻守义阳国,安抚荆州诸郡县,将功折罪。其余有功将士,酌情封赏。”

    “善!”群臣皆应。

    邓亥很乐意看见赵无伤和聂抗冲突,虽然他们现在关系亲密,共同对付来自异姓王的威胁。但是,自义阳王兵败之后,邓亥忽然意识到异姓王也不过如此,居然打不过一个黄口小儿。这样一来,他就有必要设计分化聂抗和赵无伤,以备他日。

    不过经此一事,他也看见赵无伤对兵权的重视。亲密如聂抗,一旦碰了他的兵权,就让他立即炸毛,以后可得引以为戒,小心行事。

    聂抗则是沉默不语,似乎完全接受这种安排。

    雒阳城西,盎府。

    作为新晋九卿,盎廓实际上还是一如既往的低调。因为朝廷现在已被邓亥和大司马掌控,他何须庸人自扰去参赞国政。深陷朝局纷争不是他所要的,高官厚爵亦非他所求。是故,他这个九卿做得非常轻松,像是个透明人一样。没人在乎,没人注意,自然也就不会有飞来横祸。

    庭院深处,盎廓正在与师兄对饮。

    “师兄,这个时候你还敢回雒阳,胆子也确实够大的,你就不怕被朝廷归为帝党,打入死牢吗?”

    在盎廓的对面,跪坐着一个中等身材的人,他容貌清瘦,下颌三缕长须,虽然年近六十,但外表看起来很年轻,颇有仙风道骨之感。

    此人名叫鲁仁师,乃是前太常右丞。在帝党没落之前,鲁仁师就已经辞官远游,所以没有遭受波及。

    “帝党已亡,不足为大司徒所虑,他不会在乎我这个岌岌无名的小鱼儿。”

    盎廓提醒道:“可是师兄,你的歌谣却成真了。”

    鲁仁师哼笑,满不在乎道:“稍有眼力的人都能看出来三王蠢蠢欲动,那歌谣也不过是我根据情势分析所得罢了。现如今三星已灭一星,余下二星不日必将暴动。届时天昏地暗,日月隐匿,山河恐有倾覆之危。”说到最后,他语气中不免带有一丝忧虑。

    “那后两句如何解释?”盎廓不解道:“白凰所指,真为蔺氏淑女?”

    “非也。”鲁仁师摇头道:“后两句,乃是太常姚旃篡改。当时他们想要拉拢大司空蔺纮,便篡改了余下两句。后又着人在城中散布谣言,将歌谣坐实。没想到,阴差阳错之下,竟真的被他们得逞。”

    “那余下两句是什么?”盎廓追问。

    鲁仁师端起米浆喝了一口,言道:“当时我夜观天象,结合上古圣贤所遗篇章,日夜推算,终窥未来一角。”

    “是何?”

    啪!

    玉碗放下,不轻不重。

    鲁仁师面色既凝重而又迷茫,道:“天地翻覆,神器陨落,群星争晖,人皇宰世。”

    盎廓张张嘴,惊骇道:“师兄,你的意思是国朝会......”

    “我不知道。”鲁仁师惆怅道:“吾等望气士,不过拾前人所遗之慧。虽得以借此窥探未来,却也不过是管中窥豹,如何能够一叶知秋。天下将乱,人皇当出。未来的九州,在经历战乱之后,将会如玄鸟一般浴火重生,光耀天地。”

    “师兄,人皇不能是天子么?”盎廓问道。

    闻言,鲁仁师苦笑着摇摇头,“人皇是人皇,天子是天子,岂能混为一谈。国朝已渐没落,纵你为大医匠,也不可能医治。此乃天定气数,人力不可为也。”

    “师兄可知,人皇是谁?”

    “天命玄鸟之人,自为人皇。”

    “何人天命玄鸟?”盎廓追问。

    鲁仁师摇头,“说实话,我辞官远游,就是想看看能不能找到天命玄鸟之人,然而事与愿违。人之命,天岂可定。如今乱世将至,变数横生,不知啊。”

    盎廓叹道:“如此说来,吾等岂不是只能坐视灾厄发生?”

    “师弟无需自责,师父说过,国朝之祸,自上代而始。兴业天子荒废朝政,致使奸臣当道,民不聊生,有此祸,人为也。”鲁仁师微叹,摇着头。

    闻言,盎廓沉默须臾,似是想起什么,问道:“师兄可曾见过廷尉之子?”

    “那个刚刚被封为长门亭侯的聂嗣?”

    “是的。”

    “见他作甚?”鲁仁师不解。

    盎廓道:“此人面相甚为古怪,明明就是早夭暴毙之相,却活得好好的。”

    鲁仁师想了想,言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看样子那位长门亭侯命不该绝,恐为变数。若有时间,我一定去见见他。”

    望气之道,半真半假,信则有不信则无。他们推演天下大事,取世情,合古事,得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