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都市言情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壮硕雄浑青花大罐(祝所有兄弟万事如意)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南宋到元的改朝换代期间,话本、元曲唱本和年画(版画)广泛地走进市井民间,直接催生了元杂剧的繁荣。


    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一批剧作家,取材于民间历史题材创作的杂剧作品,将东周列国汉唐宋元英雄人物故事搬上了舞台,深受平民百姓的追捧。


    这个时候,景镇青花的创烧,正好让人物故事有了更好的日用载体。


    此前磁州窑也有少量人物故事题材的罐、瓶和枕等,为景镇窑烧造元青花人物故事作品,埋下了伏笔。


    事实上,磁州窑的工匠们为逃避战事来到景镇,也将这样的创意带到了窑场。


    于是,元末杂剧的勃兴,叠加元末明初的频繁战事,客观上激发了JDZ画师们的英雄崇拜情结,并诉诸于青花的笔下。


    工匠们在反复比较试验之后,发现椭球体的罐身,因为圆周表面比别的瓷器平整阔大,更适合表现复杂的人物通景故事。


    英雄的豪迈情绪,与壮硕雄浑的青花大罐,气质上十分吻合。


    大名鼎鼎的“元青花八大罐”(青花人物故事大罐),个个都是不可多得的唯一。


    除了亚洲私人收藏的西厢记焚香图罐,与宝岛王定乾收藏的锦香亭图罐之外,其余六件均取材于民间英雄故事。


    且看英国收藏家埃斯肯纳奇,收藏的“鬼谷子下山”大罐。


    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它以1568.8万英镑成交。


    折合人民币约2.3亿,创下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该罐所绘故事是“孙庞斗智”的一段,但表现的主体又是孙庞的师傅鬼谷子。


    军士持矛开路,虎豹拉车,青年将领掣马执旗,上书“鬼谷”二字。


    主人公鬼谷,端坐中车,没有呐喊,没有血腥,没有谋略,甚至连对手也没有。


    为了渲染安静,画师以细笔一丝不苟地描绘着路旁的松竹和草,那些草,兀自开了花。


    鬼谷在沉思,将领跟随,兵士不言,虎豹低头。


    松无声,竹无声,花草无声。


    如果说如此渲染无声,一定预示某处有大声的话,那就是军旗上的“鬼谷”二字。


    上将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所谓智慧和正义的最高境界。


    而元青花三顾茅庐图罐,裴格瑟斯基金会收藏。


    裴格瑟斯基金会收藏的“三顾茅庐”大罐,描绘的则是中国民间家喻户晓的故事——“三顾茅庐”。


    汉末,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出山相助。


    画中的诸葛亮头系软巾、身穿长袍,盘膝坐在苍松之下,书童双手捧书匧站立一旁,左前方一双髻童子正倾身禀告。


    画面的另一侧,有一枝繁叶茂的垂柳。


    树下刘备戴交脚幞头,着长袍,躬身拜谒。


    关羽和张飞在一边窃窃私语,画中把诸葛亮的高逸潇洒、刘备的求才若渴,以及关、张二人焦急烦躁的神情体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元代高超的绘画技艺。


    元末明初英雄故事,“三顾茅庐”最是深入人心。


    把这个故事搬到青花罐上,传递了朴素的价值观,忠、义,再加上智慧。


    英雄不都是悲壮美,也有阴柔美。


    霓虹出光美术馆藏的“昭君出塞图”大罐,就让人们看到英雄的另一面。


    此罐盖为荷叶形,有荷叶叶脉,有钮。


    罐口沿装饰海水波涛纹,肩部有缠枝莲纹一周,胫部为变形莲瓣纹。


    故事讲述的是女英雄,王昭君出塞的故事。


    此罐把忧郁美,彰显到了极致。


    主人公和两名侍女,绾高髻,着美服。


    还有两组六名男子,其中一人手里托着“海东青”(一种北方的鸟),有研究者说那人是昭君和亲的丈夫。


    山石嶙峋,质感甚强。


    松竹尤其画得好,似完全出自元末一流文人书画家之手。


    画面的高潮,是昭君手里的琵琶了——它定格在画面的核心位置。


    作为剧情最重要的道具,似乎在表达主角王昭君的情绪:“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千载琵琶作胡语”。


    以安静著称的苏麻离青,把人物的内心情绪描摹得入瓷三分。


    透过安静的东方蓝,我们似乎听到一个女子,毅然决然,面朝故土,“奴去也……”


    此外,现藏霓虹万野美术馆的“百花亭图”大罐,现藏丑国波士顿博物馆的“尉迟恭单骑救主图”大罐,现藏霓虹安宅美术馆的“周亚夫细柳营图”大罐,都是英雄人物题材。


    八大罐以外,绘画英雄人物故事的元青花大器也有不少十分有名。


    一只“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就是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见珍品,金陵市博物馆镇馆之宝。


    故事的主人公,萧何和韩信,高祖刘邦的左膀右臂,一文一武。


    文者萧何,替主子遍访天下精英,为其所用。


    韩信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他先奔项梁,再附项羽。


    韩信是个军事天才,喜欢出点子。


    点子没有付诸实施,再好的点子也得不到验证。


    他于是转投刘邦,却还是坐冷板凳。


    没人用他的点子,他更带不了兵,于是又弃刘而去。


    一代军事家,眼看就要埋没。


    萧何在综合考察后,决定把韩信追回来,正式荐予刘邦。


    后来这个故事搬上元末杂剧舞台,也画在青花梅瓶上。


    此瓶1950年出土于江省江宁县牛首山的明初开国功臣黔宁昭靖王沐英墓,被考古界认为元末明初所烧,号称“天下第一梅瓶”。


    沐英是朱元璋的开国重臣,把画有萧何和韩信的故事作为陪葬,一定有其深意。


    又如“蒙恬将军”玉壶春瓶,1956年南湖常德出土,现藏于南湖省博物馆。


    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徙民实边,筑长城,开直道,为秦朝天下,维护了辽阔的北疆安全。


    后来,秦始皇在游会稽途中病死了,宫廷政变。


    跟随公子扶苏的蒙恬,被赐死。


    蒙恬的死,叫人憋屈。


    此瓶画的是将军审查匈奴奸细,一个普通的战场细节。


    画面中,唯一具有戏剧色彩的是那面四字名号旗帜:“蒙恬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