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科幻小说 > 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 > 906章 农、墨两家的号召力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顾清菱可不只在书香院建了三个学院而已。


    她在书香院设了三个学院,标志着农人阶级、匠人阶级也能了属于自己的学院,有一个可以学技术,提升自己的地方。


    虽然还不能科举,但是但是……


    不要忘记顾清菱之前曾经专门搞过一个后来转成姚家技术院的“姚家下人培训院”,就是这么一个东西,看似专门给人培训“下人”的,可人家教得多啊,什么伺候人的活,什么账房先生,什么女红,什么家务打扫,什么刺绣,什么厨艺……


    知道这些东西有多实用吗?


    女人掌管中馈要会的东西,人家都教。


    做为管事,有管事的教法;做为底下的下人,有下人的教法。


    一层一层分上来,老百姓学到的就是技能,他们拿着这些“技能证书”就能更好地找到工作,拿到更高的工钱,也不怕被人给骗了。


    因为,他们识字。


    就算不识字也没事,开设在全国的“姚家技能培训院”配备了专门的讼师先生,只要你是姚家技培训院出来的,你就可以稍微花那么几个铜板请讼师先生帮忙过个目。


    要是遇到了关司,或者主家不讲道理,也可以请谁是先生帮忙打关司。


    姚家技能培训院的后台是谁?


    崇亲王府+姚家。


    一般只要不是特别不长眼睛的,一听讼师先生是从哪里出来的,都不敢乱判案子。


    当然了,你要有那个本事收买姚家技能培训院的讼师先生,那是你的本事——前提是,千万别让姚家技能培训院的其他人抓住,他们或许不如讼师先生会钻律师的空子,但该学的律法,在上培训课的时候,基本上都会讲一讲。


    比如账房,别看只是一个做账的,那也得遵守大明律法。


    约定成俗的规定是约定成俗的规矩,但再是规矩,也没能大过律法的道理。


    三大学院还没出来时,老百姓还只能偷偷摸摸的学,好家伙,等三大学院一出来,尝到甜头的众人顿时挺直了腰板,感觉有了奔头。


    谁说我儿子/女儿是学着去伺候人的?


    人家明明上的是技能培训院.


    学个技能咋了?


    能养活自己,不丢人。


    啥,我家是闺女?


    屁!


    人家姑娘都能进农家学院、墨家学院、公输学院,凭啥我家姑娘还不能学个技能?


    你怕不是眼红妒忌,脑子有病。


    ……


    顾清菱没有直接去挑读书人的神经,但她在方方面面提升底层女性的经济地位,让这些女性自己,让这些女性的亲人尝到了甜头。


    再加上立女户的规矩,这一下子,可不就撬开了一个口子?


    你说女人不能读书识字?


    那……那些女先生哪来的?


    不一样?那是人家请到家里教的,是教女德,而不是大庭广众之下如何如何。


    可我也没在大庭广众之下啊,我是在专门的学院里。而且,女人读了书,又不是为了参加科举,她们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女德”,为以后打理中馈,为未来嫁人做准备——读书识字,是为了以后更好的教育孩子;学习各种技能,是为了辅助未来的夫君安稳小家,有什么毛病?


    至于什么女人学了这么多东西不安于室,老是挑男人的刺……


    疼女儿的娘家人跳出来了:“屁!他要真对我女儿好,我女儿会挑刺?”


    “我养大的姑娘,又识字,又打得一手好盘算,又持家有道,我自己都没享受到女儿的孝顺,他不对我女儿好,我凭什么把女儿嫁过去,让他糟蹋?”


    “自古以来,门当户对,嫁家穿衣,我挑什么刺了?我就是想找一个配得上我闺女的,不行?”


    ……


    每个月上交生活费,手里捏着钱,还不忘时不时拿钱贴补家里的姑娘们躲在后面,深藏功与名。


    嫁嫁嫁,怎么不嫁?


    只要对方符合我的标准。


    要是不符合,嫁了还能“和离”。


    别跟他们说什么被休了的姑娘不值钱,会被人嫌弃,嫁不出去了。


    隔壁老王家的姑娘在夫家时,差点没被人渣给打死。


    后来她娘气疯了,实在受不了了,求着她爹、她哥把姑娘给弄回来了。


    因为是被休弃的,那姑娘一开始被人嫌弃死了,后来她爹一狠心,把她送进了姚家下人培训院,学那伺候人的活。


    没想到人家学得不错,还真被一个户人家请过去伺候小公子。


    小公子体弱多病,很难照顾,但她去了之后,小公子再也没病过。


    那家人高兴死了,不仅给了打赏,还涨了月俸。


    手里有了钱后,她便开始补贴娘家,她没忘记是娘家把她救出了火坑。给她娘、她嫂子买新衣服、新首饰,资助嫂子的孩子读书,还送侄女做绣娘学徒……


    她嫁人那么多年,娘家没享受到任何好处,反而是一堆烂事。


    嫂子也没少跟她娘、她哥拌嘴,但她被休以后,娘家反而占了便宜,享受到了不少红利。


    一时间,娘家这边也不知道该是怎么反应。


    但自家没吃亏,反而有了好处,做嫂嫂的肯定高兴。就是吧,小姑子是被休的,名声有点不好,让嫂子有点叨咕。


    一开始,嫂子还想给小姑子重新介绍一个,但小姑子来了一句:“嫂子,你快别忙了,我要真改了嫁,到时候就得顾着小家,不能给侄子、侄女买那么多东西了。等等再说吧,等侄子侄女大了,不需要那么花钱了,到时候再说。”


    “实在不行,我自己年轻时多存点钱,等年纪大了,麻烦侄子侄女发多辛苦辛苦一点,我所有家当都是他们的。”


    ……


    划算吗?


    嫂子在心里算了一笔账。


    凭小姑子现在的收入,家里的房子那么快就翻休了,若是再过几年,说不定就能起新房子了。


    到那时候,别说她给小姑子介绍了,就是别人怕是也会瞧上小姑子这块肥肉。


    若是小姑子不愿意嫁了,存了养老的钱,又有房子,只要她儿子给小姑子养老,小姑子就把这些东西给她儿子,似乎……


    完全不亏?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不想嫁人。另一位被休的郭娘子就改了嫁,但人家二嫁比一嫁嫁得好,二嫁的还是一个管事。


    人家管事是头婚,就想找一个有本事,能够跟他一起打理店铺的。


    刚好郭娘子盘算打得好,又学了一手厨艺,在那家饭店帮工,没多久就让饭店的管事给瞧上了。


    这管事本来就是饭店掌柜的侄子,他来这干活也是为了学手艺,以后好回去开店。


    谁知道不仅本事学到了,还讨到了一房能够帮衬的媳妇。


    大伯十分高兴,赞助了侄子一笔钱,就让他们去隔壁县城开了一个新饭店。前期怕他们没经验,时不时过去帮衬着,没多久就在那里站稳了脚跟,把远在乡下的爹娘接到了镇上。


    公公、婆婆本来有点嫌弃郭娘子是二嫁的,但人家能干啊,不仅能帮他们儿子打理店铺,后来更是一举得男,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顿时公公、婆婆没了意思,见着谁都夸郭娘子好,是个旺夫的,前面那个没福气,要不然也轮不到他们家捡到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