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二百二十八章 燧发枪改造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今年打击察哈尔部,抢到了不少人口和牲畜,勉强能支撑下去;明年就是大饥荒,逼得皇太极不得不军事冒险,绕道抄掠京畿。


    没错,在郭大靖看来,抄掠京畿就是军事冒险,而不是什么高明的战略。


    只不过,他幸运地成功了,而明朝的虚弱却就此暴露无遗。尝到了甜头后,建虏便有了数次突入关内,肆意地抢掠。


    正因为有这样的分析判断,郭大靖才要全力准备,抓住这次明金战略形势转换的节点,给予建虏重创,扭转辽东的战局。


    回到临时住所,藤野英便迎上来嘘寒问暖,拉着郭大靖坐下,品尝她的茶艺。


    郭大靖来到室内,与藤野正见礼完毕,才坐下一起品茶聊天。


    这批从山东淄博定制的瓷器,很多都是藤野英确定的花式,烧制出来的成品,也让她很满意,很喜欢。


    藤野正喜欢茶道,也精选了一套茶具,想过平安雅适的田园生活。


    女儿出嫁了,他也算了了心事,有这样的想法,郭大靖也理解。行军打仗是不用老丈人跟着了,便安排了个在后方训练士兵的工作。


    “林家运来了精铁,我看着你倒不着急打造火枪,难道有别的想法?”藤野正有些疑惑地问道:“光从西夷手中购买,也不是长久之计吧?”


    郭大靖沉吟了一下,开口解释道:“并不是不着急,而是想打造新式的火枪。既然买到的火枪暂时够用,便先打造其它武器。”


    “新式火枪?”藤野正不知道怎么个新法,“有提高射速的改进之法?”


    火枪的射速是硬伤,藤野正首先就想到这个。如果能够弥补或改善,火枪的威力又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郭大靖点了点头,比较自信地说道:“不仅能加快射速,还能提高射击的密度。如果成功,威力能增强一倍还多。”


    火绳枪不仅有射速慢的缺陷,在使用时,火枪兵还要携带很长的火绳,通常会在身上缠绕。


    这样的话,为了防止火绳误燃火药,火枪兵便要拉开间隔,也就意味着火力密度有所降低。


    而燧发枪则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火枪兵可以站得很近,发射的铅弹也就更加密集。


    同时,燧发枪还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下雨、刮风等气候对射击的影响。在夜间使用时,不使用明火,也更加地隐蔽。


    而火绳枪改造燧发枪,并不是一个很复杂的工作。最难的则是弹性较大的钢片,能使燧石击打铁砧有足够的力度以迸发火花。


    经过大半年的试验,屡经失败、屡次改进,广鹿岛工坊在郭大靖的不断指导,终于打造出了合格的弹性钢片。


    尽管成品率还很低,且费时耗力,但弹性钢片需要的量也不大。


    按照已存的数量,以及生产制造的速度,郭大靖已经有信心开始火枪改造,并争取在年底前完成。


    按照郭大靖的计划,完成燧发枪的改造后,便是全力打造配备刺刀的轻火枪。因为,重火枪的数量在目前的兵力下,已经基本够用。


    火枪加刺刀,最终淘汰长枪兵。部队中除了少量弩兵,以及保护重火枪兵的刀盾手外,将再无冷兵器。


    藤野正对于郭大靖的自信,也不细问,轻轻颌首,微笑道:“能提高一倍的威力,岂不是凭空多了上万人马?”


    虽然不是很贴切,但也可以这么说。


    郭大靖接过藤野英奉上的茶,轻抿了一口,点了点头,再一口干了。


    “渴了吧?”藤野英才不管这合不合茶道礼仪,自家男人还不让喝水了,她殷勤地又奉上一碗。


    藤野正翻了下眼睛,好好的茶道氛围,就让这两人给破坏了。


    藤野英不以为意,笑着对老爹说道:“到了大连,我让工匠给您盖一间最好的茶室。”


    茶道很讲究场所,小到茶室,大到庭院,有条件的话,都力求布置周到。


    显然,这话很让藤野正高兴,呵呵笑着说道:“那你就多辛苦点,茶具嘛,我自己挑选。”


    “我挑的您不喜欢?”藤野英噘了下嘴,说道:“这些茶具多漂亮,看着就赏心悦目。”


    日本茶道相信喝茶是一件朴素的事情,其茶道具正如交友与生活,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着精湛低调的细心工艺。


    藤野正轻轻摇头,说道:“正是因为太漂亮了,才与茶道有悖。你挑的应该是往江南销售的,而不是倭国。”


    郭大靖笑了笑,说道:“首批样品的花色图案是比较丰富的,在倭国也未必就不受欢迎。岳父大人不是说过,倭国茶道也分流派的吗?”


    藤野正缓缓说道:“尽管如此,但茶道的精髓是‘和敬清寂’,偏离太多,会让来宾取笑。”


    “清寂”是指冷峻、恬淡、闲寂的审美观;“和敬”表示对来宾的尊重。


    整个茶会期间,从主客对话到杯箸放置都有严格规定,甚至点茶者伸哪只手、先迈哪只脚也有定式。正是定式不同,才使日本茶道分成了二十来个流派。


    郭大靖不想争论这个,他喜欢率性而为。既然喜欢漂亮的瓷器,那就用呗,非要扯什么思想境界?!


    反正,瓷器买卖,以及其它的生意,郭大靖都准备交给藤野英打理,只要不亏就成。


    在军事上,郭大靖将投入绝大部分的精力,牢牢抓住改变历史的节点,撬动历史的车轮。


    ……………….


    有野心,也自认有能力的人,这世上本就不少。尽管很多人都是眼高手低,往往被现实狠狠毒打。


    比如崇祯,觉得自己很厉害,其实他根本就不行。也正是在他继位的前几年,昏招不断,在明金角力的关键时间段拉胯,造成了战略形势上的根本改变。


    要知道,建虏虽然占据了差不多整个辽东,但生产水平低下、人口又少,与明国这个庞然大物相比,顶多算个割据政权。


    而明国依靠体量的优势,也不需要在战场上击败建虏,只要将其牢牢封锁在辽东,就能使后金在经济崩溃中一蹶不振,甚至是灭亡。


    但觉得自己很行的崇祯,竟然要在短期内消灭建虏、平定辽东,完成其爷爷、父亲、兄长都未完成的事业。


    也正是他的急于求成、脱离实际,才会被袁崇焕忽悠,使得辽东和大明的形势更加恶劣,再难振作。


    在后世的历史研究中,有人作出过这样的判断:如果穿越在崇祯二年之前,或许还有机会挽救大明。反之,则回天乏术。


    郭大靖对此不敢苟同,但也赞成其中的一些观点。


    己巳之变确实是双方战略形势的重大转变,明朝之前对付建虏的手段和政策宣告瓦解,并永久性地失去了战略主动。


    为了这一天,我已经准备了快两年,还能再准备一年多。


    郭大靖把两枝燧发枪的样品摆在了桌子上,交代着工坊总管赵青山,“召集得力工匠,研究明白后,开始全力改造。”


    回到大连的第二天,郭大靖便赶到了已经设置完成的工坊区。不管皮岛迁来的工匠如何,他已经任命赵青山为工坊总管。


    任人唯亲是不可避免的,赵青山在专业技能上有所欠缺,但他忠诚、认真,郭大靖可以完全信任,并放心地委以重任。


    这两枝燧发枪是在空间内改造的,使用的是工坊生产制造的钢片,效果达到了郭大靖的要求。


    郭大靖不能什么事都揽在身上,空间内固然方便,但使工坊升级到军工厂,使工匠们掌握更高的技术,却是长远之计。


    赵青山痛快地答应着,拎起桌上的酒瓶,转身而去。那是郭大靖送给他的喜酒,他也打心眼里为郭大靖高兴。


    曾经的患难与共,这是难以磨灭的感情。看着郭大靖一步步走到现在,他是由衷的欣慰。


    火枪改造、换装也是有计划的,先让工匠们熟练掌握,再看具体的产量对换防的部队进行安排。


    换装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对火枪兵进行适应性训练,对军官进行新战术打法的培训和演练。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换装武器后,部队的战力能得到肯定的提升。


    林天生运来的精铁,解决了打造火枪的材料问题。


    除了改造燧发火枪,郭大靖还要安排打造火枪的工作。这就不是火绳枪了,而是全新的燧发枪。


    当然,新打造的燧发枪是轻型的,既能远程输出,还能够安上刺刀进行近战肉搏的。


    建虏的重甲兵对轻火枪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可毕竟不是很多,只能在进攻时作为第一波的冲阵死兵使用。


    而与东江军作战的大部分建虏所装备的甲胄,在有效射程内,并不足以抵挡轻火枪的杀伤。


    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建虏都是骑兵,要保证机动速度,怎么可能负重太多?


    时间不大,赵青山便把十几个技艺精湛的工匠召集,赶来听候郭大靖的安排指示。


    郭大靖拿过火枪,给工匠们讲解了一番改造的重点,以及相应的原理。


    扳开夹着燧石片的击锤,再扣动板机,燧石片击打在引火孔旁边的击砧上,迸射的火花点燃引火药……


    动作和程序与火绳枪并无二致,只是燧石替换了火绳,并需要相当的力度,才能击打出火花。


    “这与家里的打火差不多。”一个老工匠接过火枪,试着用了一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郭大靖点了点头,说道:“日常用的火石、火镰敲击取火,与这火枪是一样的原理。”


    同样是撞击,确实没什么不同。只不过,让工匠们能够这样理解的话,也更能掌握原理。


    而在撞击式燧发火枪刚刚问世的时候,遭受到的阻力是人们担心迸射的火星不足以引燃火药。


    但事实上,火绳枪也有瞎火的时候,因为火绳表面会结有一层燃烧剩下的灰烬,导致燃烧的部分无法充分接触。


    所以,有经验的火枪手会在安装火绳时吹一下,就是吹掉上面的灰,保证发火率。


    而按照历史上的数据,燧发枪的发火率在百分之七十五至八十之间,比火绳枪要低一点。


    可在综合品质的考量中,无论是隐蔽性、射速、火力密集度等方面,燧发枪完胜火绳枪。


    而且,郭大靖的样枪是把火砧与药池盖结合为一体的。当火砧处于待发状态时是盖着药池的,避免引燃的火药撒出来。


    一个简单的结构,就能使火枪处于待发状态,不需要准备闷燃的绳子等繁琐的发射前动作。


    同时,火绳枪改成燧发枪,也不复杂。历史上,当燧发枪迅速普及时,铁匠、钟表匠几乎全转行去干造枪的活计。


    关键是有样枪,不管是联动的小零件,还是击砧、击锤等等,都能依葫芦画瓢马上就进行制造。最多就是手工打磨,需要多耗费时间和力气罢了。


    啪,啪,啪!


    工匠们围在一起,反复试验着新式火枪,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郭大靖也不催促,原理简单,有现成的样子进行仿制,对工匠们来说,几乎是没有什么技术难度的活计。


    “大人,他们觉得没有什么大问题,可以马上就开工试制。”赵青山走过来,躬身对郭大靖禀告道:“开始可能有点慢,需要个熟练的过程。”


    郭大靖点了点头,干咳一声,待众工匠安静下来,朗声说道:“某已请示毛帅,工匠的薪酬与士兵相同,每月七钱银子一斛米。创新发明、工作突出者,每月另有一两至五两银子的奖励。”


    短暂的惊愣之后,便是哄的一声,工匠们被惊喜包围。


    尽管郭大靖建议实施的诸项举措,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军户的待遇,但身分却依然是军户。


    只要在籍上依然是军户,便使官面上能在征兵、征伕等方面继续方便进行。这也是战时机制的好处,郭大靖懂得轻重,哪里会轻易改变?


    也就是说,整个东江镇的军民,依然是亦兵亦民,能够迅速动员起全部的力量。


    工匠也是一样,隶于军户籍,做工也是为了养家糊口。郭大靖给他们提高待遇,并不改变身份,也是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


    内地的匠户制已经积弊重重,官府的管制盘剥,使得工匠以怠工、隐冒、逃亡等手段进行反抗,这也是导致明军武器装备质量低劣的主要原因。


    郭大靖暂时也没有彻底改革的想法,在保持战时机制的前提下,只有提高工匠待遇,让他们工作得更认真卖力,家人生活得更好。


    “多谢大人。”


    “小的谢过大人。”


    工匠们缓醒过来,纷纷向郭大靖躬身施礼,让他又收了一波人心。


    “不必多礼,这也是对你们辛苦工作的报偿。”郭大靖轻轻摆手,笑着说道:“等咱们东江镇收复更多的失地,你们与军人一样,也能领取土地,享受优惠政策。”


    现实的好处给了,剩下的就是展望未来画大饼了。但郭大靖有这个信心,却不是信口开河地瞎许诺。


    让每个人都有奔头,都有对未来的期望,不管是军人,还是百姓,都要激发出篷勃向上的生机和干劲儿。


    郭大靖所做的,在当时也不算稀奇。但不同的是,他在尽全力实现。哪怕是分阶段的,哪怕只是一点一点的改变。


    广鹿岛的军民,对此的感受是最深的。不到一年的经营,郭大靖已经让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变,脸上多了笑容,碗里多了荤腥。


    工匠们带着兴奋、激动和感谢的心情纷纷离去,郭大靖把赵青山单纯留了下来,并当着众人的面儿,称呼了一声“赵哥”。


    皮岛本部和各岛的工匠,大部都迁至金州。人多乱,不排除有些自命不凡,或者以前是个小头头儿,就觉得了不起、不听摆弄的家伙。


    郭大靖让赵青山担任火器工坊的主管,就要帮他树立起权威,让众人知道他和赵青山关系匪浅,也方便赵青山的管理监督。


    众人离开之后,郭大靖亲手给赵青山倒了杯茶,笑着说道:“赵哥,你还是自己一个人,没想过找个女人,成个家?”


    赵青山嘿嘿笑着,摆手道:“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想干啥就干啥,俺觉得挺好。”


    “话不是这样讲。”郭大靖说道:“您才比我大几岁,怎么就打算一个人过一辈子?有个女人照顾,回家有热炕坐,有热饭吃,不用自己抱柴烧火地忙活,多好啊!”


    “这个——”赵青山不好意思生硬拒绝,敷衍道:“不着急,碰着合适的再说。”


    郭大靖想了想,说道:“那行,这事儿以后再说。”


    赵青山起身欲走,郭大靖又伸手止住了他,交代道:“工坊里若有炸翅不服管的,你不用客气。我留下守卫工坊的士兵,会听你的吩咐。”


    赵青山哈哈一笑,挺着胸膛自信无比,说道:“还用得着士兵?在某手中,还真没谁敢不服管的。”


    “那就好。日后若有什么困难,直接找我。”郭大靖起身相送,直送到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