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亮剑搞援助 > 第四百四十七章 八路军的新式武器!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我在亮剑搞援助


    “昨晚被摧毁炮楼51座,碉堡35座,玉碎1100多名皇军士兵?”


    在河源县城,日军第36师团部,井关仞勐地从椅子上站起来,看向通报的参谋长石川治水。


    【推荐下,换源app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鬼子的统计慢了一些,但还是在下午时分,36师团各部将战损情况汇报了上来。


    这位中将师团的语气和眼神,无不是难以置信。


    修筑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碉堡和炮楼,他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一段日子,却没想到这些工事在一夜之间被摧毁了三分之一。


    这种钢筋混凝土碉堡和炮楼,75毫米山炮摧毁它都得费大力气,只有出动105毫米榴弹炮使用高爆穿甲弹才能轻松将其摧毁。


    八路难道有上百门105毫米榴弹炮?


    这绝不可能!


    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第36师团一直在晋南与中央军作战,虽有参与扫荡过八路军但不多,并不太清楚新一团装备了大量的巴祖卡,而且不知道这种地堡开罐器的威力。


    “嗨!”


    石川治水低头,语气不可思议:“这表明,昨晚至少有86座碉堡或炮楼同时遭到攻击,并且被摧毁!”


    井关仞闻言,目露思索,很快就察觉到不对劲。


    新一团的兵力,似乎有些不对劲!


    同时对至少对86座碉堡或炮楼攻击,并且摧毁这么多碉堡或炮楼,这得需要多少兵力和大炮?


    “攻击每个碉堡或炮楼的八路,有多少兵力,使用何种武器?”井关仞厉芒一闪问道。


    一夜之间,又差不多损失一个满编步兵大队的兵力,这让井关仞有些接受不了。


    一个多月前,第36师团刚到晋西北就损失一个满编步兵大队,眼下兵力还没来得及补充,居然又损失1100多号人。


    虽然靠着北同浦铁路短时间内运来大量的水泥和钢筋,在短时间内构筑了大量加厚的钢筋混凝土炮楼和碉堡。


    本来想依靠这些炮楼和碉堡死死地按住新一团,但是井关仞做梦都没想到,连钢筋混凝土炮楼和碉堡都封锁不了新一团。


    李云龙此人这么难对付的么?


    石川治水说道:“根据各部队汇总来的情况看,攻击每个碉堡或炮楼的八路兵力,按照支那部队的建制,大约是一个连!”


    “至于使用何种武器…目前已知八路使用的武器有迫击炮、75毫米山炮和105毫米榴弹炮!”


    大部分被攻击的炮楼和碉堡被摧毁。


    只有少数几个新兵连没有完成任务。


    不过因为是夜袭,即便只有200多米的距离,鬼子也压根看不清楚八路军用的是何种武器。


    只知道这种武器威力很大,跟105毫米榴弹炮差不多,所以鬼子们都下意识的认为是105毫米榴弹炮。


    井关仞闻言双眼眯了眯,难道八路真有100余门105毫米榴弹炮?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新一团就真的很难对付了。


    整个第36师团的105毫米榴弹炮也就只有9门。


    井关仞沉声说道:“八路军正规编制一个连100到120人,李云龙部不能按照常理度之,一个连算140人,这么一算下来,昨晚新一团出动的部队,至少有1万2千人!”


    鬼子对新一团搞封锁,在大路小路修筑碉堡和炮楼。


    而新一团也没闲着,进出根据地外的大路和小路,白天晚上都有八路军蹲守。


    经过几次钓鱼之后,试图给鬼子报信的奸细也被揪了出来。


    虽然根据地不可能防住特种兵的渗透,但是防止这些鬼子的特务通风报信,是没有问题的。


    井关仞也收到一些风声,知道新一团在招兵买马,但是具体扩编了多少部队,却是压根不知道。


    “纳尼!1万2千人?”


    石川治水听到这数字,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新一团居然扩编到了1万2千人,按照中国军队的编制,已经超过一个师了。


    这兵力快跟第36师团差不多了,第36师团损失了2000多号人,已经从原先的1万5千多号人,变成了1万3千多号人。


    “李云龙哪来那么多粮食和武器装备?”


    井关仞脸色阴沉,忽然一巴掌呼在办公桌上,语气愤怒。


    晋西北贫瘠,产出的粮食老百姓自己都不够吃,而李云龙又是刚从晋东南到晋西北不久,哪来的那么多粮食养活一万多号人?


    一万多人的部队,每天的消耗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桌子被拍的嘎吱作响,吓得石川治水胆战心惊:


    “师团长阁下,前段时间李云龙率部攻下河源、安化、平安三座县城,收刮走了大概100万斤粮食.”


    “另外,据说李云龙有外部援助,能获得国外的武器弹药,而且还都是清一色的欧美武器。”


    石川治水这么一说,井关仞这才回过味来。


    上次第222联队攻打大孤镇的战斗,李云龙部使用的武器,的确都是欧美货,单兵武器火力很强悍。


    顿了顿,石川治水问道:“师团长阁下,我部还继续封锁新一团么?”


    井关仞也很头疼,一时间竟想不出反制的办法。


    “请求司令官战术指导吧。”


    井关仞脸色阴沉的说道。


    “哪个司令官?”石川治水问道。


    “当然是第一军司令官岩松义雄中将!”井关仞眼神冷冷地扫过来。


    “嗨!”石川治水心头一凛,勐然顿首,快步向外走去。


    刚走出门外,石川治水就听到背后屋内传来一阵噼砍声,以及桌子哗啦啦的倒塌声。


    ……


    太原。


    第一军司令部。


    岩松义雄刚从北平飞回太原。


    他正在用毛笔字给阎锡山写劝降信,他在信中写道:


    回顾北洋的兴盛年代,我还是一个年轻的将校,在担任坂西利八郎副官期间,曾经在北平与阁下有过一两次会面,顿生敬仰之情,阁下心里应该清楚当下的局势,除了傻傻地为重庆政府的愚蠢政策陪葬以外,早已别无它路可寻,所以阁下祈求什么呢?


    在信结尾为,阎伯川将军剑下,岩松义雄拜。


    通讯参谋中村武男捏着电报急匆匆走进司令官办公室,向岩松义雄顿首道:“报告司令官,第36师团井关中将急电!”


    岩松义雄刚把写好的信装进信封里,并说到:“念!”


    “嗨!”


    中村武男拿着电报念了起来:


    “昨晚下半夜,新一团出动至少1万2千人对我第36师团之封锁线发起攻击,共摧毁碉堡和炮楼86座,皇军玉碎1100余人!”


    “新一团火力强悍,皇军构筑之碉堡和炮楼,或不能完成封锁之任务,请求战术指导!”


    “天皇陛下板载,大日本皇军板载!”


    “纳尼?”岩松义雄勐然站起身来,表情和语气间尽是难以置信。


    砖石炮楼封锁不了也就算了,连钢筋混凝土工事也封锁不了新一团的么?


    在构筑工事的时候,岩松义雄还特地嘱咐一定要加厚,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工事一夜之间被摧毁三分之一。


    难道真的要修马奇诺防线那种堡垒才能封锁住新一团?


    那种堡垒的确皮糙肉厚,厚度足有四五米,能扛住榴弹炮的攻击,但修一个那种堡垒的材料,能修五个普通的炮楼或碉堡。


    如果。


    把新一团匪区周围的碉堡和炮楼,都修成那样的堡垒,那么在太原周围构筑永备工事的材料就大大的不够用了。


    随即,岩松义雄迅速召集司令部的鬼子军官们商量对策。


    目前扫荡新一团的作战计划还没有做出来,兵力和物资还没有到位,不然岩松义雄早就派大军压境了。


    随着命令下达,包括正副参谋长、清水规矩、栗林忠道和山本一木在内第一军的高级军官们便来到了会议大厅。


    行了军礼后,岩松义雄先是让中村武男简单的汇报了一下第36师团目前面临的情况。


    而后问道:“针对这个情况,大家有何良策?”


    一众鬼子军官目露思索,谁也没有率先开口。


    岩松义雄见状,只好点名,他看向山本一木:“山本君,你有何看法?”


    “报告将军!”


    山本一木站起身来,表情和眼神没有丝毫波动,略微低头道:“据我了解,八路有一种射程不远,但威力十分巨大的新式武器,这次八路夜袭第36师团,倚仗的应该就是这种新式武器!”


    “何种武器?”


    岩松义雄忙问道。


    “将军阁下,请允许我打一个电话!”山本一木看向电话桌,说道。


    岩松义雄一肃手,示意可以打电话。


    山本一木走到电话卓旁,拿起电话快速的摇动手柄,而后把电话放到耳边说了几句后挂断了电话。


    “报告!”没多久,小鹿五郎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山本一木走到门口,从小鹿五郎的手里接过一个图桶。


    包括岩松义雄在内的一众鬼子军官面面相觑,不知道山本一木要干什么。


    山本一木走到办公桌前,从图桶里取出一张卷纸,然后摊开放在桌上,边角用杯子压住。


    “将军请看,图上画的就是八路军的新式武器。”


    山本一木一肃手说道。


    不止是新一团装备了巴祖卡,386旅和129师很多部队都装备了,在频繁的交战中有不少鬼子看到过这种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


    鬼子想要缴获一探究竟,但是八路军下了死命令,就算是死也不能让巴祖卡落到鬼子的手里。


    所以到现在为止鬼子都没能缴获一门巴祖卡。


    不过山本一木早已命令精通素描的部下,通过见过这武器的日军士兵的口述,将这款武器给画了出来。


    “这是八路军的新式武器……”


    岩松义雄和一众鬼子军官,看着纸上像是大喇叭一样的玩意,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