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 第一百九十章 权重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陛下所言债券构想,臣有一些疑虑。”


    管绍宁跟在崇祯皇帝的身后,犹豫了很久,还是决定讲出心中所想,欠身道:“臣觉得这些疑虑,倘若不能得到妥善解决,恐对外发售债券一事,非但不能帮助朝廷解决问题,恰恰相反,或许还会危害到社稷安定。”


    “是吗?”


    崇祯皇帝停下脚步,看向管绍宁,微笑着说道:“那管卿,就一条一条的讲,朕逐一进行考虑。”


    此番召见管绍宁,就是为发售债券之事,未曾想事情还没说,管绍宁就讲出这样的话,这叫崇祯皇帝有些好奇。


    “其一,滥发滥售的问题。”


    管绍宁想了想,作揖道:“虽说发售债券,的确能帮助朝廷,在民间募集一笔体量较大的银子。


    但是这个事情,是否会叫地方上,一些官员知晓后上行下效,在辖区内推行此举,若是这样的话,恐将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苛捐杂税,甚至比之危害要更严重。


    毕竟发售债券,需要锚定物。


    想叫民间的群体购买,则该锚定物必须坚挺,这般,唯有用土地来定。”


    “这个问题,朕想过。”


    崇祯皇帝笑了笑,拉起管绍宁,边走边说道:“恰恰是管卿所讲,发售债券一事,朕定到你们国税处这边。


    其一,就是为了杜绝地方官府,知晓朝廷发售债券,一些官员将心思放到这上面,毕竟此风一旦主张,将成为暴敛百姓的工具。


    其二,利用发售债券之权,增强国税处的底蕴和地位,只要此事能做好,那为国税处日后的逐步扩编,亦算奠定一些根基。


    其三,有了债券之权后,国税处这边,以后要增设巡查的职权,除了巡查各地所设衙署,各类税目外,还包括债券这一要务。”


    “那民间偷印呢?”


    管绍宁继续说道:“当初国朝刊印发行大明宝钞,本意是想解决银钱不足,缓解财政压力,可随着大明宝钞的增多,民间一些不法者,就将坏心思放到这上面。”


    不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现代所出现的那些,其实在古代都能找到踪迹,甚至做的比现代还要强。


    “对管卿的这一疑虑,朕想了几个法子,可以相互配合,避免此类情况发生。”


    崇祯皇帝伸出手:“着武备院这边,研制一种特殊纸张,专司刊印债券底稿,其中再添加明暗防伪,这样能有效避免。


    所定制的债券,移送到你们国税处这边,要先期进行登记造册,明确份额,同时要盖上户部大印,国税处特制官印。


    而在进行发售时,则再次进行登记造册,并言明所购债券,必须本人,本票,到期兑付,除非本人亡故,可由直系亲卷代持。”


    发售债券的构想,有一项考虑,是崇祯皇帝觉得必须要做的,就是为推行纸币,夯筑相应的基础。


    或许五十年。


    或许一百年。


    不管这个过程有多久,但是前期的接受程度,必须要提前谋划,不然日后想要推行此事,恐难度很大。


    在崇祯皇帝心中所想,他这一代能贯彻金本位,明确新币制,就算是极好的了,毕竟金融体系的构建,不是想想那般简单的。


    “臣还有疑虑。”


    管绍宁想了想,继续说道:“若是朝廷发售了债券,为了能叫民间接受,那必然要有足够吸引的利率。


    不然就算有锚定物,可看不到回报价值的话,恐民间的反响不会太强,甚至因为这件事情,还会影响大明国威。”


    对于管绍宁的接连讲明疑问,崇祯皇帝心里没有任何不悦,相反却很是欣慰,至少较真的态度,能确保国税处发展,甚至债券之事,能够向着好的方面推进。


    “那就适当的提升一些利率,叫民间群体见到红利。”


    崇祯皇帝微笑着说道:“管卿,其实债券一事,并不是就为做一期,以缓解朝廷的财政危机,就结束了。


    朕将债券的类目,细分为战争,建设,国库等多种形式,就是要形成定期发放,打造一条稳定的财源收入。


    通过这些在民间募集的钱财,来治理大明,平定叛乱,好叫大明的内忧外患,可以逐步的解决。


    当然这个较高一些的利率,只能明确前三期的债券,后续发售的债券,要逐步的进行递减,回落到合理的范畴。”


    “陛下,这恰恰是臣最担心的事情!”


    管绍宁停下脚步,郑重作揖道:“陛下是否想过,若是一期,一期的对外发售,国库有足够的存银还好。


    可如果说朝廷遇到什么突发情况,无法到期兑付,或者朝廷每年的赋税征收,无法进行平账,到时所损害的,就不仅仅是大明国威,甚至严重的话,大明的江山社稷都……”


    说到这里,管绍宁说不下去了,此刻的他,心情很是紧张和忐忑,毕竟所讲的这些,要是惹怒了天子,那就不是免职那般简单了。


    想到这些的管绍宁,更是向天子行跪拜之礼。


    “哈哈,管卿啊,朕就知道,你最担心的事情,就是这个。”


    见管绍宁这边,崇祯皇帝笑着摇起头来,随后弯腰拉起管绍宁,说道:“所以在国税处这边,要增设一个风险评估的衙署。


    如何在合理的范畴内,发售出相应的债券份额,以解决国库的实际需求,切实将这些专项银子,用到实际的地方发展,平定叛乱等事上。


    甚至对外发售的债券所得银子,不能一并入库太仓,国税处这边要另设新仓,避免滥用的情况。”


    其实管绍宁所讲的意思,就是财政赤字,一旦这个赤字,超出了掌控的范畴,就会导致动荡的发生,严重的话,大明无需建虏,无需流寇,自己就会崩盘。


    但是面对这些情况和问题,崇祯皇帝所想的办法,就是小踏步的向前走,边摸索,边总结,一点点前行。


    毕竟想要盘活大明经济,就要叫银子流通起来,一步步的去做,等到他的那些构想和谋划,逐一的落实起来,那内循环的经济秩序,就会越来越好。


    提升生产力的根本,是大家都参与起来,若只是崇祯皇帝领着内厂自己玩,那无疑是一种畸形经济。


    “还有管卿,你无需担心国朝赋税,无法兜底这些发售的各类债券。”


    崇祯皇帝想了想,继续说道:“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就是分隔这种集体性到期的情况。


    具体上述这些份额,该怎样去定,你们国税处具体商榷,除此之外,等关税,商税等税改做好,朕相信国库收入,会有着显着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