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女生小说 > 农家果儿香 > 第二十二章 秋收二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刚才她远远看见自家爹娘是站在最边上这两袭的,果儿走过来捡拾他们割过的地方,结果刚看了一眼,再跟旁边的比一比,立马就能看出好坏来。


    这两个人割过的地方,竟跟二林、三林是一个水平,地上稀稀拉拉撒下的麦穗很明显。这样到方便了她们几个,只需要紧着最边上这两袭捡拾就可以了。


    果儿无奈叹气,几个女孩儿正低头捡拾,就听见远处有人冲这边喊道:“三伯,你们慢慢吃,我们先回去了,下晌再过来。”


    姚老爹也回应了几句,还热情邀那人过来一起吃饭,那人自然不会过来,双方客套了几句也就停下了。


    “那是四爷爷家的儿子,咱们叫堂叔,他们家的地跟咱们家是挨着的,另一边是二爷爷家的地,他们两家的地都是自家的,跟咱家不一样。”


    皂儿知道果儿很少到地里来,跟她小声解释道。


    果儿远远看过去,四爷爷家也是好几个男男女女手里拿着镰刀,正往路边停着的一辆牛车上面放,看样子是要坐着牛车回去了。


    “四爷爷家有三十亩地呢,那牛车也是人家自己的,他们往年都是这样赶着牛车来收割庄稼,中午也不用家里送饭过来,而是坐着牛车回去吃,顺便把割下来的麦子运回去。


    不像咱们家里,等割完了麦子,只能用家里的木板车一车车地往回拉。”


    皂儿继续小声跟几个妹妹说着。


    果儿明白了,这地应该就是包氏跟她说过的,当年王家纳槐花当姨娘时候给的彩礼了。


    右边是二爷爷家的地,二爷爷家人口不多,比他家少了近一半,可人家家里种的二十亩地都是自家的,所以这么一比较,二爷爷和四爷爷两家,都比果儿家的境况要好的多。


    陶氏这么多年很少在村里走动,即使遇上秋收这样的忙日子,也只是在家里做饭等闲不会出来,也有怕在地头碰见她那几个老妯娌的成分,说不上几句就能生一肚子的气。


    二奶奶说话还能顾及些,就是四奶奶,年轻的时候就爱跟陶氏别苗头,这些年陶氏家道败落,偏偏四奶奶家里抖了起来,两人只要一碰上必定得吵上一架。


    四奶奶那张嘴称得上是尖酸刻薄,句句都是戳陶氏心窝子的话,回回气得陶氏回家后逮着儿媳孙女们撒气,几天都不得消停。


    等大家伙吃完了饭,皂儿几个把没喝完的水都倒在一个罐子里给他们留下,然后收拾起一地的篮子、罐子拎着回家。


    “回去吧,把三个小林子也带回去,小孩子家家的不能太累着,下晌再送两罐水,下晌饭回家再吃。”


    姚老爹冲孙女们吩咐完,就让她们带着三个林回家去。


    四个小姑娘带着三个弟弟走在回去的路上,三个林下午不用干活了,快活地一路跳跃着往回跑,姐妹几个一边招呼他们,还不忘打量周边地里四处忙碌的人影。


    路过大爷爷家的地,皂儿指给她们看,有好大一片呢。


    大爷爷家里有个当村长的大儿子,还有个在县城衙门里当捕头的二儿子,在上姚村算是家境最殷实的人家了。


    荚儿眼尖,看见了不远处几个熟悉的身影,忙朝那边招手:“大丫、二丫!”


    远处的大丫跟二丫手里提着镰刀跟在几个大人后面,正要坐下歇息,听见声音望过来。


    见是她们几个,低头跟她们娘说了声什么,姐妹俩放下手里的镰刀冲她们走过来。


    “皂儿,荚儿,你们来送饭啦?”


    大丫跟二丫走近后亲热地看着姐妹四个说道,两姐妹黑瘦的脸蛋上都挂着密密的汗珠。


    “嗯,你们在给大爷爷家帮工?中午饭吃了吗?”


    皂儿抬眼开着面前大爷爷家里的地问道。


    大丫摇摇头:“村长家的饭刚送过来我们正歇下准备吃呢,大爷爷心善,肯雇我娘跟我俩打几天短工,能挣几个钱,还给管两顿饭呢。”


    大丫说着话,脸上的喜气不自觉露出来。


    秋收时有些人家种的地多,忙不过来就需要找短工,自然都是找那些壮劳力,很少有人肯花钱雇几个女人来干活的,何况大丫家除了大丫娘其他的都是瘦弱小姑娘。


    大爷爷姚诚义心善,是看着她们娘四个可怜,特意跟儿子商量后雇了她们。


    听大丫说她们还没有吃饭,皂儿几个不愿意打扰了,忙催两姐妹赶紧过去吃饭去。几个小姑娘又说了几句话才依依不舍地分开。


    回到家里,陶氏看见三个小孙子满头大汗跑回来,心疼地挨个在脑袋上抚摸一遍,再仔细问过皂儿地里头的情况,知道姚老爹一行人都吃饱喝足了这才放下心来。


    陶氏指挥几个孙女给三个林洗干净了头脸,就赶着孙子们回屋睡觉去,接着指派下午要干的活。


    家里有前几日刚买回来的粮食,更有果儿这个备用钱匣子,晚上的饭菜陶氏心里有了底气。想到好久都没有吃过面条了,晚上就做擀面条吃。


    舀面的时候,陶氏终究没舍得全部舀成白面,犹豫了片刻,还是掺了两大勺黑面在里边,添上水开始揉面。


    揉面这活可是个慢功夫,面揉到了,面条才劲道,吃到嘴里才香。


    皂儿几个从来都没擀过面条,往日遇上吃面条的日子陶氏都是亲自舀好了面,然后监督几个儿媳揉面擀面,哪有机会给几个孙女学手艺?


    陶氏在案板前使劲揉搓着面团,嘴里也不闲着,指挥几个丫头将拔回来的小葱、蒜苗、青菜等洗剥干净切好,等陶氏揉好面,菜也准备的差不多了。


    取出放在橱柜里一直没舍得吃的那块猪肉,陶氏小心地切下一半,剩下的打算放回橱柜。


    果儿看在眼里,插嘴道:“奶,天气热肉不能放太久了,不如今天把这些肉都做了,今天吃一半,留一半明天吃。”


    陶氏这回不答话,只斜眼看向果儿,明显等她接着说下去。


    果儿从善如流:“奶你放心,等肉吃完了我负责给咱再去买。”


    “这可是你说的!”


    陶氏等的就是果儿这句话。


    果儿乖巧点头,陶氏不客气了,她把另一半肉也取出来放在案板上,用刀把上面的肉皮小心划下来放在一旁,再把剩下的肉剁成大小均匀的小块放进后锅开始煮,不忘交代豆儿小心火候。


    果儿想起上次从县城买回的香料,还在她的箱子里没拿出来用过呢,转身就要去取。


    转念又一想,不如这次先不放香料,尝尝这个时代原汁原味做出来的猪肉是什么滋味,也挺不错的。于是停下脚步暂且不打算把香料拿出来用了。


    陶氏拿出一根长长的擀面杖开始擀面。果儿在一旁看着,她其实也会擀面条,只是从来没有一次性擀过这么多而已。


    见陶氏利索地把面前一大块面团一点点擀成薄薄的一大片,整个案板上都要铺不开了,才重新用擀面杖把面折叠好,用菜刀切成两指宽的样子堆放在那里。


    果儿看得打心底佩服,这个奶奶平时虽然凶巴巴的,干起活来可一点都不含糊。


    做菜的时候,陶氏一改往日用肉皮在锅底沾一点油腥的习惯,拿出装着猪板油的小罐子,小心地往锅里倒了一点猪板油,开始指挥皂儿炒菜。


    果儿往橱柜高出瞅了一眼,那里她买回来的菜籽油还一点儿没用过呢,陶氏说要留到过年用。


    油多就是不一样,不一会儿锅里菜蔬的香味就飘了起来。


    眼看天慢慢黑下来,村子里人们开始陆续用自家的木板车往回运割下来的麦子。


    只有一个公用的打谷场,各家割下来的麦子都是先运回各家院子里,然后抽签决定用打谷场的顺序,轮到哪家,哪家再把麦子运到打谷场去脱粒、扬场。


    陶氏派三个林在大门口守着,这时左邻右舍陆续推着木板车回来放麦子,却一直不见自家的车子回来。


    陶氏嘴里忍不住又开始犯嘀咕,死老头子太恨活,估计不到天黑透是不知道回来的。


    巴巴的又等了一会儿,各家院子里都点起火把照明,忙着堆放割回来的麦子,陶氏也叫几个孙女把提前准备好的火把点起来,这才听到外头姚三柱两口子的声音。


    “我爹跟我娘运麦子回来啦!”


    五林欢快地跑进来报信,就见姚三柱两口子推着满满一车麦子进了家门。


    “娘哎,累死儿子喽!”


    姚三柱跟包氏把木板车推进来,放在院子里停好,一屁股在旁边坐下来,嘴里嚷嚷着皂儿几个赶紧给他俩端水拿吃的。


    “你爹他们咋样了?”陶氏问道。


    “在地里捆麦子呢,还得几趟车才能拉完。”


    姚三柱嘴里啃着一个面饼子含糊应声,包氏则低头吃喝也不搭话。


    “这死老头子,就他能耐。”


    陶氏嘴里嘀咕着,上前跟孙女们把车上的麦子一捆捆卸下来放好。


    麦子用麻绳捆得结实,果儿跟豆儿两个身量小根本扛不动,只好合作两人抬一捆,一会儿功夫一车麦子也卸完了。


    第二趟拉车回来的换成姚二柱跟姚四柱两个,这回不用陶氏跟孙女们动手,两个人自己放下板车就开始往下卸麦子,很快就卸完了。


    两人喝了些水顾不得接陶氏递过来的面饼子,只说了声爹还在地头等着呢,就拉着车往外走。


    来回运了七八趟,总算把割下来的麦子全部都运回来了,最后一趟姚老爹带着下地的所有人跟着车回来,皂儿几个打水的打水,摆饭的摆饭,一通忙乱后,大家这才坐下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