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 第一百六十四章 脱贫攻坚与社会保障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为什么?”


    朱标询问道。


    他没见过漂亮国,并不清楚直接发钱粮会导致什么后果。


    “因为大明不够有钱。”


    苏璟自然也不会说什么漂亮国的经验,摆出事实就可以了。


    没钱没粮,这就是现实。


    朱标低头沉默,身为太子,每年的税赋账目他都有过目,这是老朱要求他看的。


    的确,按照今天的调查结果来看,大明境内的乞丐数量不少。


    乞丐都这么多了,处于贫困线上的百姓,数量那就更多了。


    大明的国库,是承受不住这种压力的。


    “那到底该如何做呢?”


    朱标只能将问题继续抛向苏璟。


    苏璟其实也在思考,其实关于脱贫,他还真知道一些。


    毕竟前世的种花家,那可是脱贫攻坚的一把好手。


    即便是在全世界范围内,种花家的脱贫也是无比先进和有效的。


    但,这并不适用于大明。


    不说生产力的因素,就论基层政府的执行力,完全就没有可比性。


    皇权不下乡,这可不是说着玩玩的。


    如果真的直接发钱的话,不用想,类似赈灾粮贪腐的事情,只会更多。


    怎么办?


    苏璟脑子一转,随即说道:“牛懿,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倒是可以从宋朝入手。”


    宋朝?


    朱标迟疑了一下,脑海里思索起宋朝的一些历史记录。


    别说,朱标这记忆力相当不错,很快就找到了一些记录。


    “苏师,您说的不会是惠养乞丐法吧。”


    朱标朝着苏璟说道。


    惠养乞丐法?


    苏璟一愣,这方面的历史他还真不是很清楚,他提到宋朝也不是为了说这个什么惠养乞丐法。


    但此时的苏璟还是神色不变道:“说说看,这惠养乞丐法都有些什么内容?”


    不知道不要紧,反正朱标肯定记得,让他解释下就好了。


    朱标也没有怀疑什么,直接说道:“熙宁十年,宋神宗颁布了惠养乞丐法,规定每年十月份,地方官府就得对管辖内的老弱病残者进行定期查看,每人每天发放粮食,成人是米豆一升,幼儿是米豆半升。


    从十月份发放到次年的三月份,中间不允许中断,且不能出现饿死的情况。”


    朱标说完,自己都愣了一下。


    这不就是直接发粮么。


    苏璟听完,也是颇为震撼,以前他还真不知道,宋朝对于贫苦百姓的福利,竟然这么好?


    即便是前世,能达到这种福利标准的国家,也不会很多吧。


    “苏师,您不是说,直接发粮的办法行不通吗?”


    朱标朝着苏璟问道。


    “额这个”


    苏璟稍稍迟疑了一下,说道:“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宋朝有钱的基础上啊!”


    “没钱,能这么干吗?”


    宋朝,那是在整个华夏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中,最为富有的一个朝代了。


    别看打仗是真怂,动不动就是割地赔款保平安。


    但也得要有钱才能赔款呀。


    真要搁现在的大明,这国库还真和宋朝没法比。


    “苏师说的有理,是学生理解错了。”


    朱标回过神来,继续道:“对了,苏师,这宋朝不仅有惠养乞丐法,还有居养法。”


    “各州府设立居养院,用来收留那些孤寡贫幼、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按月供给口粮,请大夫看病。”


    “南宋又增添了养济院,将街头受冻的乞丐收留进养济院。”


    居养法!


    居养院!


    养济院!


    苏璟听着朱标的描述,第一次被震住了。


    他对宋朝的历史记忆大多数还停留在黑历史上,史上最弱最没有血性的封建王朝。


    但没想到啊,这大宋,竟然还有这么些个人文关怀。


    就这社会福利制度,都快赶上前世美丽国了吧。


    自己对于历史的了解,还是太浅薄了。


    苏璟心中感慨万千,对着朱标却是说道:“牛懿,这正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体现。”


    “也是脱贫的核心,国家的富足!国家富足,才能对社会的贫弱集体给予应有的关怀。”


    朱标听着觉得十分有道理,正欲点头,但随即便想到了一个事,马上说道:


    “苏师,但这国家富足,不是应该建立在百姓富足的前提下吗?如果百姓是富足的,贫困自然会减少吧。”


    国家的税收来自于百姓,百姓有钱,国家才能有钱。


    苏璟点点头道:“没错,道理就是这样的,百姓富足,国家才能富足,国家富足又可以反哺百姓,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朱标听了这么半天,脑子还是糊涂的。


    苏璟好像说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说。


    “苏师,可是到底该如何解决贫困呢?”


    朱标只能继续追问道。


    苏璟淡淡道:“这就要分成两个部分来说,如果是整个国家的脱贫,那需要做的就是发展生产力,将社会财富的总量提升,这样百姓才可能分到更好的财富。”


    “如果是针对乞丐这类的极度贫困者,那么建立合适的社会保障制度,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发展生产力朱标是知道的,他现在跟在苏璟身边学习也是为了这个。


    但社会保障制度,朱标就有些不太明白了。


    “苏师,何为社会保障制度?”


    朱标询问道。


    苏璟回答道:“惠养乞丐法和居养法,其实就算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种表现形式了,准确的描述来说,应该是指通过集体投保、个人投保、国家资助、强制储蓄的办法筹集资金,国家对生活水平达不到最低标准者实行救助,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逐步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福利,保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当然,以大明目前的情况来说,还做不到这样的程度,得先完成第一步,大明的国力提升,才能完成第二步,救济这些极度贫困者。”


    “所以我说这是一个长期攻坚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听着苏璟的描述,朱标是努力的理解并记忆着,生怕漏掉点什么。


    实在是理解不了的,那就直接强行记下来。


    “当然了,目前来说,想要救济这些乞丐以及那些极度贫困者,也有能够暂时顶上的办法,比如我之前说过的以工代赈。”


    苏璟继续道:“由官府出面,提供一些基本的工作岗位,不要求干的多好,先让他们能自己活下来再说。”


    “牛懿,还记得我之前和你说过吧,要想富,先修路,交通的便捷能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与以工代赈正好是相辅相成。”


    “当然了,这种事,单凭我一个商人是做不了的,只能是官府牵头。”


    苏璟随口说着,但落在朱标的耳中,却是无比的震撼。


    原来苏璟之前和他说过的诸多理论,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有着某种联系。


    当这些理论贯通起来的时候,一切都清晰了起来。


    “苏师,学生懂了,多谢苏师教导!”


    朱标朝着苏璟认真躬身道。


    只是几个乞丐的救济问题,却让朱标看到了大明的强盛之法。


    苏璟在朱标心中的地位,再度拔高。


    “行了行了,这事吧,其实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官府没人牵头做,便做不成。”


    苏璟摆摆手道:“我也就是这么随口一说,真要做还得看上面人的意思。”


    “苏师放心,学生一定让此事推行起来。”


    朱标当即保证道。


    “行啊,那你可得好好的考虑一下实施的细则,到底该如何执行下去。”


    苏璟笑着说道:“这可不是赈灾的时候,受灾的灾民那是成片成片的,甄别起来很容易,在正常地方搞的话,可是会有不少有心之人混进来的。”


    “别到时候钱粮出了,最后应该被救助的什么都落不到。”


    以工代赈看似是个工作,但其实有着救助的性质在。


    有些本身有田有粮的,也是会伪装成极度贫困者去挤占名额。


    要想将这个办法,真正的落到实处,那是很考验执行能力的。


    “学生明白,此事当谋定而后动。”


    朱标认真道。


    苏璟点点头:“不错,这话说的很多,我知道你心忧百姓,想为他们做点什么,但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能力能造成的影响有多大。”


    “很多时候,伱的一句话,可能影响的是许多人的生死,这份责任,得担住了。”


    朱标有这个忧民之心,同时也有着影响力。


    苏璟对自己这个学生的行为,还是很赞同。


    所以,苏璟并没有打击朱标,前世那样的执行力之下,依旧会出现各种乱象。


    以如今大明的地方执行力,恐怕不好说。


    但这个办法,执行总比不执行好,又不是王安石的青苗法,明明王安石的想法是低息借贷钱粮种子给百姓,结果到了地方就是各种加息强贷。


    王安石想的很好,但执行的时候,根本不能按照他的想法执行下去。


    最后也是直接被废除了。


    这也是苏璟没有将前世种花家的许多扶贫经验传授给朱标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明的官员,没有信仰。


    或者说,封建制度下,通过科举选拔的官员,都没有信仰。


    封建土地所有制下,这个结果必然的。


    “学生明白。”


    朱标重重点头,此刻他内心是以太子的身份在和苏璟保证。


    “好了,就这样吧,回去了。”


    苏璟催促道。


    这在外面一天,还是怪冷的。


    “是,苏师。”


    朱标跟着苏璟,很快便回到了家里。


    虽然家里没人,但朱橚的学习态度并没有任何的变化,天才的自控力都是很强的。


    朱标和苏璟打了个招呼,便直接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这坐下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将苏璟说过的话,赶紧重新默写出来。


    无论是贫穷陷阱,还是社会保障制度。


    最重要的当然是这个以工代赈和基建修路相结合的思路,一旦完善了思路执行下去,就可以让大明境内的诸多百姓受益。


    大明的穷苦百姓,那数量可是不少的。


    足足半个时辰的时间,朱标这才把所有的东西全部默写出来。


    除了苏璟的理论内容,还有他自身的一些理解。


    他相信,将这个传给他的父亲朱元璋后,再由诸多大臣合力参谋之下,应该是可以得出一个比较完备的思路的。


    苏璟告诫朱标的话,朱标记得很清楚。


    一定要秉持着对百姓负责的想法,而不是拍拍脑袋就决定了。


    当这些东西写完,朱标的神色却没有放松。


    苏璟对于科举的预言,还在困扰着朱标。


    “苏师为什么会说科举举行之后就要停呢?”


    朱标自语道。


    他想了许久,没有得出任何的结论。


    之后提笔踌躇了一会,最终还是决定将苏璟的论断写到了信里。


    这事,还是得让父亲朱元璋知道比较好。


    写完回信,附上卡奥斯题目的答案,以及苏璟出的那道数学题,和十几个苏璟亲手做的望远镜。


    朱标要送回皇宫的东西,就全部在这里了。


    紫禁城。


    奉先殿内。


    老朱正在看着最终确定的科举章程,他相当的满意。


    “重八,看来你很满意啊。”


    马皇后站在一旁朝着朱元璋说道。


    朱元璋点点头道:“没错,妹子,这科举的办法,总算是彻底定下来了,等到明年我昭告天下,到时候科举一开,大明便有了诸多能用的人才了!”


    因为空印案的事情,老朱杀了一堆官员。


    杀的时候很果断,但现在没人可用也是很烦躁。


    所以,科举甄选人才,就显得很重要了。


    马皇后笑着说道:“那真是件大喜事,重八你记得要给那些忙这事的大臣们赏赐。”


    老朱对于自家人,很大方。


    不过对于手底下的大臣,就有些抠了。


    马皇后知道老朱的性格,这会也是特意提醒了一句。


    “知道了,妹子。”


    朱元璋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旋即他又说道:“可惜了,苏璟那小子死活不愿意入仕,不然我就能轻松不少了。”


    忙起来的时候,老朱还是能想起苏璟的。


    马皇后笑道:“重八,最近我怎么老听你念叨苏先生呢,这可不像你。”


    朱元璋面色微僵,说道:“有吗?我怎么没感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