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七零:我在林场当知青 > 第一百六十六章 凿冰窟窿捕鱼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第167章凿冰窟窿捕鱼


    林场商店从进了腊月开始,各种商品就丰富了起来。


    大部分年货,都可以从林场的商店买到。


    再加上过年单位发福利,所以林场很少有人,单独去松江河置办年货的。


    毕竟下去一趟不容易,吃住都是问题。


    小火车依旧是三天一趟,今天刚走,下次就得三天后腊月二十六了。


    所以盛希平才问,明天咋下去?难道林场的摩托卡明天要下去办事?


    要是摩托卡下去的话,他们蹭个车倒也行。


    “咱明天早早起来,穿林子去马鞍山林场,到那头坐车。”


    不想,张淑珍却给了这么个答案。


    盛希平张了张嘴,犹豫一下才说道。


    “妈,从咱这儿到马鞍山林场,小三十里地呢,这时候雪得挺深吧?咱趟雪走啊,能行么?”


    从前川林场到马鞍山林场,有一条林间的简易路,实际上就是以前的拖拉机道。


    马鞍山林场是松江河林业局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林场,当年还不叫马鞍山林场,叫红旗林场。


    五八年红旗林场开山伐木,八个锯手拿着弯把子锯采伐,是松江河林业局资格最老的林场。


    当年盛家从漫江林场往曙光搬家的时候,就是盛连成的徒弟开着拖拉机,到马鞍山林场接的他们,然后从马鞍山林场穿林子过来的。


    当年都是边建设边生产,一边采伐一边往长白山深处推进。


    从马鞍山往这边采伐,来来回回跑拖拉机,就形成了一条拖拉机道。


    再后来,虽然不采伐了,但是营林和护林防火什么的也要经常走。


    山间的拖拉机道一直有人走,慢慢就形成了一条简易道。


    两个林场的人,也是通过这条简易道互相联系沟通。


    今年雪大,山上的雪都恨不得到大腿根儿了,那条道上,估计雪也挺深。


    “不要紧,不要紧。


    今年林场安排拖拉机,每场雪之后,都去那条道跑俩来回,能走。”


    不想,张淑珍却这么说道。


    林业用的拖拉机,都是履带那种,上山爬坡无所不能。


    雪后用拖拉机来压路,那真是大材小用了。


    等着再过些年,森运改汽运之后,林间这些道路,每到冬天下雪,就会有刮道机,将雪推开,不耽误汽车行驶。


    这么一说,盛希平就放心了。


    马鞍山那边的小火车发车,应该是不到十点。


    他们早晨早点儿从家里走,不到三十里路,两个来钟头足够用了。


    这就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谁叫林区交通不方便呢?


    等以后修了路,可以通汽车之后,就能好点儿了。


    那时候可以买个车,去哪里都方便。


    “嗯,也只能这样了,为了我的婚事,让爹妈跟着受累了。”


    做父母的,为了儿女,可以付出一切,可儿女又能为父母做什么呢?


    原本,盛希平要伸手帮着剁肉馅。


    可张淑珍心疼儿子在山上干活累的慌,不肯用他,非得催着盛希平去北炕躺会儿休息。


    盛希平一大小伙子,哪有白天躺炕上的道理?


    想了下,干脆带着铁钎子、抄网、诱饵等东西,领着盛希安、盛希康他们,去大河上面砸冰窟窿抓鱼去。


    前川林场还没有自来水,不管冬夏人们都是喝大河里的水。


    一到冬天,人们为了取水方便,就在河面上砸出来很多冰窟窿。


    也有小孩淘气,想通过冰窟窿抓底下的鱼,可这个也是需要技术含量的。


    盛希平小的时候,会用一截钢丝,一端磨得尖尖的,另一端镶嵌在细木棍上,做成简易的钎子。


    晚上的时候趴在冰窟窿边儿上,用手电筒往冰窟窿里的水下照。


    河里很多大头鱼,会奔着光亮过来。


    这种鱼不是游过来,而是紧贴着水底,一耸一耸的过来,到了有亮光的地方就不动了。


    大头鱼的颜色跟石头挺像,贴在水底一动不动,很难被察觉。


    不过盛希平眼尖,可以发现,于是就用钎子对准了,猛地扎下去,就把大头鱼戳上来了。


    一回也能戳个半饭盒,回家去用大酱炸出来,就饭吃,可香了。


    河里的大头鱼不少,以前根本不当回事儿。


    等着多年之后才知道,原来这大头鱼学名鸭绿江沙塘鳢,是长白山的一种小型冷水鱼,很有营养,是上品。


    盛希平如今都二十了,自然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去抓大头鱼,所以他的目标是上游的大漫湾。


    那里水深,有大鱼。


    明天要去松江河,也不知道家里都准备了什么。


    最近他一直在山上干活,也没机会打猎,要是能抓着几条大点儿的鱼,带去给周家,也好看点儿。


    这个砸冰窟窿,选址也很重要,必须选在有鱼的地方。


    有的人说,趴在冰面上,看看底下有没有气泡,如果有气泡,底下很可能就有鱼。


    但盛希平从来不用这种办法,他直接选在了一块大石头背面的位置。


    石头的背面,水流会相对静止,也就是稳水区。


    冬天水下氧气不足,鱼也不爱游动,所以这种稳水的地方,一般都会有鱼。


    找对了地方,就开始用铁钎子,费力敲击冰面,逐渐在冰面上打出一个冰窟窿来。


    这个活不容易,哥几个费了不少力气,好歹算是砸出来一个不大不小的冰窟窿。


    接着,盛希平将一根自制的短钓竿拿出来,鱼钩上挂了鱼饵,顺着冰窟窿伸到水面以下。


    冬季水面下氧气不足,鱼儿都不怎么游动吗,当冰面被破开,水下的鱼儿会游到冰窟窿下换气。


    盛希平用的鱼饵,是他以前做的,密封在瓶子里,用的时候倒出来些,用少许水搅拌成团就行。


    鱼儿游过来呼吸,忽然发现有好吃的,那还能不上钩?


    盛希平选的这地方又好,钩子下去没多会儿,就有鱼儿咬钩了。


    兄弟几个忙拽着鱼竿把底下的鱼扯上来,好家伙,竟是一条尺把长的细鳞。


    “哇,好大一条细鳞,大哥,你太厉害了。”


    盛希泰这小子也跟着来了,一看那鱼,可把盛希泰高兴够呛。


    有鱼,就代表有好吃的了。


    大哥没在家这几个月,家里的生活水平明显下降,所以盛希泰最喜欢哥哥在家的时候,因为时不时就有肉吃。


    盛希平将鱼摘下来,也不用放桶里,就这么扔在大河的冰面上。


    这时候零下二三十度呢,鱼离了水,刚开始还蹦跶一阵子,渐渐地也就蹦不动了,再过一会儿,便逐渐冻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