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都市言情 > 年代:随身农场被曝光了 > 第24章 要不要这么巧?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管哥狠狠地一拍大腿,说:“现在咱就开车去瞧瞧毛猪,中午我就去咱姐家蹭饭......”


    “好!”


    “那现在跟钱胖子咋说?”


    “给他说个锤子!”


    “识相的,让他平稳着陆,不识相的,里面蹲着去吧!”


    我跟管哥还真是对脾气,都是说干就干、风风火火的性子。


    当他开着自己的一辆破吉普,赶到北关老舅家里,看到那一院子猪羊牛和鸡鸭鹅的时候,二话不说,就拍拍我的肩膀走了。


    让我别急,等着他的好消息。


    好吧,今天上午的事虽然没完成,但也算是开了个好头。


    不过,我想着肉联厂即使被管哥拿下来,距离打开局面和正式有收入,还得一段时间。


    现在,我的腰包可还空着呢。


    这样想着,还是再给云超饭馆送点东西去吧,好歹能换点现钱。


    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我跟老舅一起,拎上十几只鸡鸭鹅,马上出发。


    轻车熟路,我们很快就到了。


    “南平兄弟,快快快,进来进来,可把你盼来了!”李云超是一如既往地热情。


    只是,看到我身后的老舅,他眼珠子又瞪大了:“你咋来了,群众叔?”


    “我咋来了?我跟大外甥到这饭馆送鸡鸭!”老舅也很迷糊。


    “大外甥?”


    “嗯呐,易南平,这是我大外甥!”老舅冲我一努嘴,颇有些为我骄傲自豪的意思。


    “我晕,你让我捋一捋!”李云超看着我俩,眼里闪着小星星:“南平兄弟,是你的大外甥;群众叔,那你岂不是他的舅舅?”


    “对啊,这是我老舅,亲的!”我也有点懵逼:“李老板,你咋认识我老舅,还挺熟?”


    “我靠,我咋认识你老舅,我TM也是李家洼的人,一个村的,群众叔是我堂叔,亲的!”


    李云超更激动,上来就给我一拳:“第一次见面你给我说你有十几个舅舅,吓得我TM连问也不敢问了,你十几个舅舅在哪呢?整个李家洼去打听打听,谁不知道群众叔就兄弟自个!”


    卧槽,真服了!


    要不要这么巧?


    “呦,原来李老板也是李家洼的啊?”我装作惊喜的样子,“真是太巧了,我老舅兄弟自个是不假,可他同辈的堂兄弟多啊!”


    “话说,你爹不就是老舅的堂哥吗?”


    “老舅的堂哥,算不算我的堂舅?”


    “李老板,我那天可说了,堂舅,表舅都是俺舅啊,只是没想到,这十几个舅舅里面,还有李老板你爹呢!”


    “哈哈哈!”


    “南平啊南平,我真服了你这张嘴,就会瞎白话!”李云超惊诧过后,也被我逗乐了,“叫啥李老板,叫哥,我可是你亲亲的堂-表-哥!”


    “哈哈哈!”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咱可说好了哈,我现在不管你有几个舅,我这饭馆的鸡鸭鹅,你可得想办法保证充足供应,我可就全靠你了!”


    李云超说着,边自豪地冲我努努嘴,让我看看周边的食客。


    跟前几天比起来,生意确实好多了。


    “放心吧,大表哥,要多少送多少,还是俺老舅给你亲自送货!”我拍拍胸脯。


    又是一阵欢笑。


    “老板,我点的菜好了吗?”一个食客不耐烦地催促到。


    “马上,马上!”李云超答应着,赶忙跑回厨房去忙活了。


    这次,李云超的招待就更丰盛了,他凑时间折腾出两荤两素四个菜,还拎过来一瓶白酒,放桌子上说:“南平兄弟,哥哥现在有点小忙,你先陪群众叔喝几杯,等忙过这一会儿,我再过来给你们倒酒!”


    “好,你忙去吧,哥!”


    我给老舅倒上一大杯,自己稍稍来了一点,算是作陪。


    老舅知道我性格,自不会怪我。


    我俩边喝,边听周边的食客闲聊。


    其实,每个年代都一样,茶馆酒肆,自古就是整个社会信息传递的中心。


    这不,隔壁桌上两人的聊天,就把我吓了一跳。


    “哎,你听说了吗?昨天下午,西街又丢了一个小男孩,才两岁多!”


    “可不是,这都丢了几个孩子了?四个还是五个?”


    “五个!”


    “是吗?都丢五个了?”另一桌的食客有人插话。


    “嗯!”隔壁的食客肯定地说,还数起了手指头:“西街昨天一个,东街两个,纺织厂家属院一个,再加上最早的那个!”


    “最早的那个是哪个?”插话的客人问到。


    “你不知道?”隔壁的食客略显诧异,还带点炫耀地说:“教育局一把手,冯局长家的宝贝孙子,听说是很聪明的一个娃,刚刚过完三岁的生日,就被人拐走了!”


    “呀,太可怜了......”


    接下来,是一阵唏嘘声。


    老舅还在举杯喝酒,我的脑子却倏地一下子炸开了。


    一些印象有些模糊的记忆,猛然被我从脑海的深层调了出来。


    我随之想起来,在1983年冬天,我们开阳县最大的一个新闻事件,可能就是这一个系列拐卖儿童的案子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我清楚地记得,被拐卖的孩子可不仅仅是五个,而是十一个。


    都是五岁以下的男孩。


    看那食客所说,现在才被拐五个,那就是这批人还在疯狂的作案中。


    后世,要到春节前夕,这个案子才在市局和省厅的挂号督办下,最终破获。


    而案子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却只有两个人。


    西山乡冯堌堆村,冯大牛冯二牛。


    还是一对亲兄弟。


    也就是冯局长的两个本家侄子。


    据后来的案情通报,说是这两个家伙跟冯秋山局长老家很近,由于一些琐事对当局长的这位本家叔叔怀恨在心,于是策划拐走了他三岁的小孙子。


    可能是将男孩卖了后得利颇丰,让他们发现了这也是一大商机,于是,接二连三地又拐走了十个孩子。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第一个孩子被顺利倒卖出手,剩下的孩子都遇到了这场大雪,路途被封,一直耽误着没有来得及卖出去。


    他们只好将孩子都圈养在村子后山上一个深深的山洞里。


    每天给他们一点仅能果腹的杂粮窝窝头,有时候甚至连水都不给,只给孩子们弄一盆子雪,让他们当水喝。


    还各种虐待、蹂躏、摧残。


    甚至有两个孩子,不幸被他们残害致死。


    最后,还是村子里的人发现了他俩,临近年关还天天偷偷摸摸地上山,极其不正常,才发现了这一惊天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