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都市言情 > 年代:随身农场被曝光了 > 第64章 王宗庆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为啥,自然是考虑着姥娘和姥爷还吃着药呢,我没有同意他们俩喝酒呗。


    “不让喝,你还提溜这么多酒来干啥呢?馋我们啊?你个小没良心的!”姥娘忿忿地说。


    “哦,怨我怨我,姥娘,那我明天早上回杨易寨,再给我爹捎回去!”


    “你敢!”姥娘一听就急了,连饭都顾不上吃,呼哧呼哧把酒都拉到自己屋去藏了起来。


    “娘,二锅头你给我搁下啊,那可是南平送给我的,你又不乐意喝二锅头.......”老舅抱怨着。


    还没等姥娘发话,姥爷就不愿意了,张嘴就给他怼了回来:“俺咋不喝啦,是酒都能喝,你小子要是找不到媳妇,这几箱子二锅头一瓶都别想喝上!俺跟你娘也换换口味,替你尝尝这二锅头到底好不好!”


    “这.......”老舅被噎得张口结舌。


    我和两个弟弟捂着嘴偷笑。


    一顿晚饭因为有肉没酒,吃得是不尽人意。


    草草结束。


    因为没喝酒,我睡的也早,睡眠的质量都高了不少。


    起床依然是在凌晨,我又放出来了一批猪牛羊,还补充了鸡鸭鹅。


    因为要给老爹他们配车,我特意多放出来了三头牛。


    都是正年轻的好牛。


    我想了想,有了牛,对于要配的木板车,我反而没有鹏叔和老爹他们在行。


    算了,他们想要拉啥车,先让他们自己选吧,实在不行了我再帮忙想办法。


    还是跟以往差不多,我早早准备了早饭,自己喊起来老舅,和他简单吃过后,不等两个老的和两个小的就出发了。


    吃饭的时候,我就专门给老舅交代了三头牛的事,让他凑时间去一趟西关,寻到卖鱼的老爹和鹏叔、大井叔,给他们安排一下。


    好事也得办好,更得办及时。


    老舅办事,我放心。


    今天上午,我约了王宗庆看房,还约了冯哥谈事,忙得很,可没时间再操这个心。


    至于老四和老五,这时候还在呼呼大睡,我也懒得管他们,就让两个小家伙跟姥娘姥爷好好亲热亲热吧。


    早上九点钟,我准时来到云超饭馆。


    果然,见到一个头发斑白的男子坐在里面吃早餐。


    这个时间段,上班的上学的早都吃过饭了,偌大的饭馆里就剩下他自己在用餐。


    看他喝胡辣汤的架势,还有那四平八稳的坐姿,不用问超子哥,我就能猜到他的身份。


    我也不急,坐在一旁慢慢地等着,眼看着他喝完胡辣汤,吃完了茶鸡蛋和老鸹头。


    还用上好的手绢擦了擦嘴。


    那种悠闲享受的神情,看在眼里,竟然有一种说不出的优雅自然。


    说实话,比起后世那些呼哧呼哧喝完粥拿餐巾纸一抹嘴的动作,实在是好看得多。


    我等他这一套流程都整完,才缓缓走上前去,学着以前电视剧里的桥段,冲他一拱手:“敢问足下可是宗庆先生?”


    “呦呵!”他许是久不见同道中人,短暂一愣,仔细打量一下我,也还了一个拱手礼,“这位小哥儿看着有点面生,恕王某眼拙,请问你是..........”


    “宗庆先生,小可名唤易南平,下堤梁村人,之前并未见过您!”我神态不卑不亢,说得不紧不慢。


    神情和气度,倒是把他唬得一愣一愣的。


    哈哈,我可也是好玩的人,话说现在不单单是为了买他们家的房子,就是自己从内心也觉得跟这样的老头在一起,说话做事讲究一些也挺好玩的。


    “哦,下堤?梁村乡?易家?还真没有印象!”王宗庆略略皱着眉。


    你肯定没有印象!


    这家伙,我们老易家解放前就是足不出户的平头老百姓,甚至还给梁村乡的地主家扛过长工,还奔其他县当过麦客,咋能给王半城的后人留下什么印象。


    不过,我姥爷家里世代就居住在北关,而且也算是高门望户,没准可以提上一提。


    果不其然,我刚一说李家洼的村子和老人名讳,王宗庆立马了然。


    “我说呢,闹半天是以前贩卖骡马的李家后人,不需说不需说,你家外祖以前还来过我府上,干活很利索,后来我家用的车马,都交给他们代为经管.......”


    嘿,这家伙闹的,一会儿聊的,还成了我姥爷他们家以前的业务单位。


    不能再听他闲扯了,再过俩小时,还约了冯哥呢。


    我不得不打断他美好的回忆。


    说起了正事。


    “宗庆先生,小可此来,就是听闻您最近有远赴港岛的打算,想过手一下这套院子?”


    “嗯,是有这回事,但易小子你是从何听来?”


    他有点纳闷地问。


    “呵呵,老叔,这不是我嘛!”云超哥刚忙完,听我俩云山雾罩地扯闲篇,他干急插不上嘴,现在总算是发挥了一下作用。


    “我说呢,是你小子!”王宗庆一拍腿,“想起来了,李小子你跟易小子外祖家是本家!”


    “对对对!”我俩不约而同地点头。


    “倒是有这个打算!”王宗庆确认了消息来源,但还有些疑问:“但是,不怕你知道,易小子,老夫这个小院,虽然仅剩下一进,也还有二十多间房,按照目前的房价,怎么着也得五六千块钱,你有这个家底么?”


    “好教先生放心,小可虽出身下堤农家,但也颇有些积累,这点小钱,还能凑得出来,只是,不知道这房子的布局和质量.......”


    “咱王家住的房子,布局肯定合理,质量你也同样不需操心!”王宗庆一听说我有钱,立马来了精神,他不再拽文,直接拉着我的手,顺着饭馆的后门就进了院子。


    嘿,一进去我就看花了眼。


    只见一间间房子都是青砖大瓦,一水到顶,映衬着院子里的粗树和蓝墙,好不气派!


    再加上每一间都开间明亮,主房甚至用的都是玻璃窗户,在这个时代可不算常见。


    确实不需细看,我的心里就有了谱。


    在开阳县城,目前再想找到比这里更适合我的大院子,应该不现实了。


    即便如此,我也面色不显,颇有耐心地在王宗庆的陪同和介绍下,将这一进半的小院参观了一遍。


    越看越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