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女生小说 > 包子西施奋斗史 > 第111章 添人进口前的准备工作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两个男孩高兴地相视一笑,又拿起水桶抬水去了。


    李氏也很高兴,她一直都觉得玉枝太辛苦,玉桃和玉诚还小,其实帮不上太多忙,若姜氏留下,可就好很多了。


    她美滋滋地想,没想到玉枝心善,让墩墩母子来家里吃顿饱饭,却捡了个厨艺很好的姜氏,这莫不是好人有好报,行善积德的好处。


    想到这里,李氏急吼吼地站起来,去给菩萨上香去了。


    沈钰则考虑的实际的多,她问姜氏:“姜大娘,你和墩墩在破庙里还有什么东西要拿过来吗,我这里地方虽小,挤挤也能睡人,以后你和墩墩不要去破庙里和人抢地方睡了。”


    姜氏道:“虽是些不值钱的,可都是从家里带来的,有些东西还是不舍得扔,我一会和墩墩回去拿过来。”


    想了想又保证道:“我一定弄干净了再拿过来,不会脏了姑娘的屋子。”


    沈钰应道:“那就好,我别的不怕,脏些洗干净就是,可我真怕有虱子。”说完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姜氏倒没有什么不自在的,她赞同地点头道:“姑娘说的是,还是干净些好。要不,那饭食做出来,怎么入口呢。”


    沈钰心中一动,试探地问道:“姜大娘,一直没来得及问你,你和墩墩,是哪里人氏,怎么流落到这步田地?”


    姜氏低了低头,轻描淡写地道:“我们是北边过来的,家乡遭了灾,一家人就我和墩墩活下来了。墩墩还小,我也没什么本事,本想去投靠亲戚,路上又被人抢了盘缠,只好在这里混着讨口饭吃,不过是活一日算一日吧。”说罢,自我解嘲地苦笑了下。


    沈钰住了口,心知姜氏和墩墩的经历绝没有她说的这样轻描淡写,不知是怎样的伤心过往。


    她安慰地拍了拍姜氏的手,笑道:“好了,以后会好起来,等墩墩回来,你们就先去城外破庙拿你们的东西吧,不要太晚了,免得城门关了赶不上回来。”


    姜氏应了,恰好这时墩墩和玉诚抬着水回来。姜氏拉着墩墩给沈钰行了个礼,两人就匆匆走了。


    李氏回来没看到姜氏,问了沈钰,知道她们去城外破庙拿东西,李氏感慨地道:“以前我觉得我就够苦的了,没想到你姜大娘比我还苦,她有没有跟你说,她们一家人只余下了她和墩墩两口人。”


    沈钰点点头道:“说了的,问她哪里人,也只是含糊地道是北边人,我看她伤心,也没好细问。”


    接着道:“娘,我自作主张把两人留下,你不会怪我吧。”


    李氏喜滋滋地道:“哪里会怪你,你每日这样辛苦,又想做小团圆饼,正是缺人手的时候,她们母子留下,正好搭把手。”


    “这半日我和姜姐姐处着,觉得她这个人,性子真好,又会做饭,还很稳重,也不多话。咱们先留心用着,若真不好,她不是要去投靠亲戚吗,给些盘缠就是,也算做件好事。”


    沈钰想想也只能先这样了,就和李氏商量:“要不明日去钱庄一趟,把这几日收的银钱去钱庄存了,家里毕竟是住进了两个生人,虽然看着性子、品行都不错,但也要防范着些。”


    自那日去兑换了银子后,沈钰遇着两位衙差,就仔细打听了钱庄的情况,两位衙差都说惠隆钱庄已是三代经营,是县城里的老字号,县城里不少富户也在那里存银子。


    李氏赞同地道:“跟娘想到一块去了,这以前家里没有外人,这些银子放在家里倒也罢了,现下多了两个人,那银钱还是存到钱庄好些。”


    她叮嘱沈钰道:“明日收了摊,就把家里的银钱留出日常用的,其它的你都拿去存上吧,两位衙差是官家的人,他们说这钱庄信得过,娘就信得过。”


    沈钰笑道:“好,正好明日我去采买些做小团圆饼的食材,等后日糕饼模具取回来,咱们就做一批出来看看。”


    李氏立刻把银钱的事放在一边,有些担心地道:“玉枝,听林娘子说,那钱家定做团圆饼时,是专做了模具和烤炉,咱们虽然不做这么大的,那模具怕也不便宜吧,还有那烤炉,咱们是明日要请工匠来搭一个吗。”


    沈钰笑着摇了摇头道:“娘,咱们不和糕饼铺子做一样的,铺子里都是油酥皮的。


    “咱们做的这个,一种叫做冰皮团圆饼,不用烤炉就能做,做出来清甜又好吃,颜色还好看,一种叫做吉祥团圆饼,也不用烤炉而是铁铛,等模具到了,做出来娘就知道了。”


    李氏自得地道:“你说的这些,我也不懂,想必又是在酒楼里学会的,娘也是个福的,虽没进过酒楼吃喝,这酒楼里的好东西,娘倒是跟着你吃了不少,见了不少。”


    沈钰和李氏商量好了这些,就张罗着怎么给墩墩和姜氏准备床铺。


    墩墩是男孩子,自然和玉诚一个屋,只是没有现成的床板。沈钰道:“娘,要不咱们去买两块床板吧,就算以后他们不在咱们家了,咱们自己也总能用得上。”


    李氏自从手里有了些银钱后,比以前大方了不少。


    她笑着道:“玉桃也慢慢大了,总不能一直和我挤一张床,索性买三张床板加上床架,把咱们睡的那间屋子,铺成大通铺,几个人都能睡得舒坦些,你那张小床板就搬到玉诚屋子里给墩墩用。”


    今日有些晚了,天色也快暗下来了,沈钰和李氏商量着,明日收了摊就去买床板,今日只能打个地铺勉强凑合一夜了。


    到了天快黑下来,姜氏和墩墩背着个不大的包袱回来了。


    此时沈钰一家人正忙着准备明日的馅料和面团。


    姜氏见了,忙把包袱放下,就要洗了手来帮忙。


    沈钰笑道:“姜大娘,我和我娘商量过了,明日就去给买新床板,今日,只好委屈你和墩墩打地铺了,我这儿还忙得过来,你和墩墩去把自己的床铺铺好吧,稻草垫子虽是旧的,倒也厚实,你看着自己再去收拾一下。”


    姜氏道:“有的睡就行,姑娘不用麻烦,这已经比在破庙好上许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