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女生小说 > 包子西施奋斗史 > 第170章 精巧实用的双层食盒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七喜说完这话,带着一脸困惑低头抓了抓脑袋。


    看到放在院子里的大食盒,又赶紧道:“沈姑娘,那个食盒是少爷特意让我送来的,可好用了,装汤不会洒,冬天还能保温。你用一下就知道它的好处了。”


    “等鸡吃完了,我再买些鸭子送来。那典当砚台的银钱还有好些呢,能买不少好吃的。”


    “时辰不早了,我是偷偷溜出来的,我得赶紧回去了。”


    这边一说完,七喜就行了个礼,扭身跑了。


    唯恐沈钰说出什么拒绝的话,把这一笼子鸡退回给他。


    沈钰看着敞开的大门,无奈地摇摇头,只得关好院门,提着大食盒推开屋门。


    进了屋了,玉诚先忍不住了,迫不及待地问:“大姐,陆公子干嘛送一笼子鸡给咱们?”


    沈钰笑着道:“陆公子说,上次做的板栗炖鸡好吃,就送几只鸡过来,让下次再做好吃的,分他一些。”


    玉诚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我就说嘛,大姐做的菜最好吃,我也是这样给陆公子说的。”


    李氏忍着笑道:“怪不得陆公子送几只鸡来,都是你在陆公子面前夸你大姐的缘故,看吧,这下好了,连食材都送来了。”


    玉桃眨着大眼睛,不解地道:“陆公子不是县令公子吗?刑捕头家都有徐妈专管做菜,他家没有吗?还要送几只鸡过来让姐姐做?”


    沈钰一时不知如何向几个小孩子解释,难道直接说县令家不许吃肉,县令公子在家吃上饭?


    沈钰想到陆琅那张板着的脸,赶紧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是给他留点面子吧。


    姜氏在旁一脸笑着打圆场道:“嗐,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自己家做的天天吃,再好吃也腻烦了。”


    “再说了,玉枝姑娘做的菜确实好吃,你看,只要这一餐的饭菜是玉枝姑娘下厨做的,你们几个都是抢着吃,说比我做的好吃。”


    姜氏说完,还故作失落地叹了口气。


    玉桃赶紧在旁笑着道:“姜大娘做的也好吃,就是,就是比姐姐做的,稍微,稍微差了一点点,就一点点而已。”


    说完举起手来,用小指比了指甲盖大小的一点点。


    姜氏欢喜地一把将玉桃揽在怀里,眼里满是疼爱地道:“还是我们玉桃最贴心,姜大娘做菜本就比不上玉枝姑娘,能只差这么一点点,姜大娘就知足了。”


    一屋子的人都哈哈大笑。


    就这么着,几个孩子都认为是沈钰做菜太好吃了,陆公子才会送食材过来,想能再吃到好吃的饭菜。


    笑了一阵,沈钰动手打开了七喜送过来的食盒,惊讶的发现,这个食盒做工很精巧。


    它共有上下两层,每一层食盒都是里外两层的构造。


    食盒外层是木制的,雕刻着花纹,内层是铜制的,它和外层食盒之间有一定空隙,是活动的,和外层四边用细铜链连着,这样即便是食盒稍微晃动,里面的这层食盒仍是水平的,装些汤汤水水,也不会洒出来。


    而且上面这层食盒的盒底是镂空的。


    整个食盒就像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看起来就价值不菲。


    沈钰研究了一会子,也没想明白为什么上层的食盒底是镂空的。


    姜氏在旁指点道:“冬天的时候,下面这层可以放个铜炭盒子,上面一层放菜,这样把菜在厨房装好,送到膳桌上,菜即不会洒出来,也不会在路上变凉了。”


    李氏在旁啧啧道:“哟,有钱人家真会享受,这法子怎么想出来的,真是个金贵物件。”


    沈钰也觉得这个送餐工具很实用,笑着道:“这食盒做得这样精巧,只有大户人家房子大,厨房离吃饭的屋子距离远得远,才能用得着这种食盒吧,冬天用真不错。”


    心里却道:“陆琅啊陆琅,你想得可真周到,这是怕菜送到县衙会凉,路远会洒,所以特意把保温工具都配套送来了吧。”


    玉诚却好奇地道:“姜大娘,你以前用过这种食盒呀,真的能装汤也不洒,冬天饭菜不凉?”


    姜氏动作微微一滞,掩饰地笑了笑道:“这样精巧的食盒我哪里用过,以前听人提过一嘴,今日也是头一回见呢。”


    李氏道:“明日装上碗汤,拎着试试不就知道了吗。”


    大家围着桌子,把这个功能全面的食盒摆弄了好一会子,才各自洗漱了去睡觉。


    第二日收了摊子,沈钰就带着墩墩、玉诚、玉桃三个人一起去街上的书肆。


    此时的书肆像现代的书店和文具店二合一店铺,里面既卖刻印的书籍,也卖笔墨纸砚这些。


    在路上,玉桃疑惑地问沈钰:“姐姐,你带他们两个去就可以了,我又不用读书,用不着这些。”


    沈钰伸手在玉桃的鼻尖上轻点了一下:“你想得倒挺好,虽说没有女子上学堂读书的,家里也请不起教书先生来家里坐馆,可身为女子也不能当睁眼瞎不是。”


    “等墩墩和玉诚上学堂后,每日从学堂里回来,他们学了什么,就讲给我们俩听,他们学写了什么字,就让他们教给我们写。”


    “这样跟着他们俩学,也能学会写字和看书,以后记个账呀,看个话本子呀,也能记得清楚,看得懂,不用问别人了。”


    玉桃一听可以看得懂话本子,顿时来了兴趣。


    她自从中秋节那日,大家一起去了一趟杨家瓦子,就被那戏台上女妓漂亮的扮相给迷倒了,对那天没看完的故事也是念念不忘。


    虽然李氏以前看过这出戏,还给玉桃讲过后面的剧情,玉桃却想起来就要念叨两句,一直说那戏真有意思。


    沈钰无意提了一嘴说,这些戏台上演的戏曲,书肆的话本子上都有,什么话本、传奇小说、故事都有,比这个有意思多了。


    玉桃一下子就记在心里了,一直追着问沈钰话本子贵不贵,一本话本子讲几个故事,比嫦娥追月的故事还有意思吗。


    当时李氏还说,买了话本子也没有用,上面都是字,也不认得,还是直接听戏有意思。


    沈钰今日一说认识了字,就能看得懂话本子。


    玉桃想认字的热情简直空前高涨,直催着沈钰快些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