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女生小说 > 包子西施奋斗史 > 第298章 万寿节快到了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沈钰和姜氏忙去打了洗脸水,拿了布巾,让几人洗漱一番。


    李氏几人收拾清爽了坐在桌边,啜着温热香浓的豆浆,咬上一口外酥里软还有些烫嘴的千层肉饼,心满意足地看着院子里板车上,那满满当当的战利品。


    沈钰凑到板车前一看,简直要惊呆了,李氏她们出去这一趟,是把菜场上的菜,全买来了吗?


    单单萝卜就买了三四种,有圆滚滚的个头小小的红皮萝卜,有长长一条的绿皮萝卜,有矮墩墩的的个头很大的青白皮萝卜,还有一种如手指粗细的紫红色小萝卜头。


    更不要说绿叶菜了,沈钰看着都差不多,细看却有好几样,她都叫不上名字。


    平日里总是沈钰做各种菜式,让家里人尝鲜,现在轮到做腌菜,沈钰可就完全成了门外汉了。


    连着几日,只要店铺里不忙,李氏、姜氏和郑三娘三人就去后院忙活。


    她们三人都有着家传的腌菜方法,边洗晒腌制,边交流经验。


    沈钰和周大郎、玉桃三人,则在店铺里炒菜、炸肉签、招待客人,时不时的,就能听到后院三人爽朗的笑声。


    玉桃趁周大郎在后院做饼时,悄悄地对沈钰说:“姐姐可能不记得了,以前娘腌菜的时候,都是一个人带着我们做。”


    “她手脚又慢,我们又帮不上太多忙,每年存冬菜腌咸菜,都要从早到晚的忙上好几天。”


    “娘干活时总是板着一张脸,我们一不小心就要挨骂的。”


    “娘可从来没像现在这样高高兴兴过。”


    玉桃说完,小大人似的一脸唏嘘。


    沈钰想想以前的情形,也是感触颇深:“可能那时没人帮忙,娘太累了。”


    “你看她们现在这样多好,一起搭伴干活儿,跟小姑娘似的,让人听着都跟着高兴。”


    玉桃眉眼弯弯:“还是这样整天乐呵呵的娘好,要能一直这样就好了。”


    沈钰好笑地点了一下玉桃的额头:“小丫头胡思乱想什么呢,当然会一直这样啦,以后只会更好的。”


    就这样,李氏三人忙活了三天,期间还又拉着板车去买了一车大白菜回来,菜窖实在摆不下了,才总算是住了手。


    这是李氏长到这把年岁,存菜存得最多的一次,算是一次成功的大工程了。


    全部弄好后,李氏喜滋滋地让沈钰几人下到菜窖,参观她们三人的劳动成果。


    窖壁边的木架子上垛满了大白菜,一角的沙子里埋着大葱、老姜。


    旁边土里埋着萝卜,中间摆放着大大小小六七口腌菜缸,把个不算小的菜窖挤了个满满当当,只留下一条勉强能过人的通道。


    沈钰看了这到处摆着的菜蔬,觉得此刻的自己特别像一个地主婆,看着存了满仓菜的菜窖,忍不住的咧嘴直乐。


    这几日因为店铺里人手不足,沈钰不再像前些日子那样,有空闲就待在后院灶间试做新菜式。


    而是整天都待在店铺里招待客人,忙碌的同时,也无意中听到了不少八卦新闻。


    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这个月的十月二十八,一年一度的万寿节就要到了。


    人们都在猜测,今年官府都有哪些庆典活动,寺庙道观要怎样举行祈福法会。


    沈钰东听一耳朵,西拼半句话的,终于弄明白为什么远在京城的皇帝过生日,这离得老远的小县城百姓也跟着这么高兴了。


    原来每年的皇帝生辰,不止京城和皇宫会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全国各地也都会各自组织庆祝活动。


    官府会组织舞龙舞狮、百戏献寿、喜乐游园,寺庙、道观则会为皇帝寿辰举办祈福法会,各地官员争相向朝廷敬献礼物等等。


    朝野休假三天,举国同庆,万民同欢。


    总之就是,万寿节非常热闹和重要,和元旦、冬至并称三大节。


    沈钰听客人们说着往年万寿节的情形,似乎比过年还要热闹几分。


    不由地生出几分雀跃与好奇来,盼着到时也开开眼界,看看这古代的万民同欢是什么令人神往的情形。


    这一日,十月初十,天高云淡,太阳出来后,有着温和的暖意,风清而洌,竟比前几日觉得暖和了些。


    早上忙过了早饭时间,大家吃过早饭,姜氏和李氏在灶间里炸制肉签,为午间的售卖做准备。


    两人边干边闲聊。


    姜氏眯起眼睛,从店铺小门那里望过去,院子里阳光正好,感叹道:“十月小阳春,这几日反倒又暖和了些,正好趁着日头好,把菜干好好晒透了。”


    李氏这几日腌菜腌得兴致高涨,见说这个忙点头:“我早起就翻过一遍了,这会子太阳出来了,我让玉桃、三娘她们再去翻一翻。”


    “再有两日,就能干透了,好收起来了。”


    两人正论着腌菜的事,店铺外面快步进来一个人。


    刚一进门,看清了李氏在哪里,就欢声叫道:“大娘子,我来看你了。”


    李氏探头一看,竟是七喜一身新衣,拎着一个很大的圆形双层点心盒子,笑嘻嘻地站在店铺里。


    李氏一向喜欢七喜嘴甜又勤快,看到是他,很是高兴,忙招呼他坐,又要倒茶给他喝。


    此时沈钰正和周大郎在后院做饼,郑三娘和玉桃在翻晒菜干。


    七喜见李氏要去倒茶,忙摆手不用,把带来的点心盒子推到李氏跟前,献宝似的道:“多谢大娘子,您不用倒茶,我早饭时喝了茶汤吃了米糕,此时肚子饱着呢。”


    “今日是我家少爷让我来给大娘子送点心的。”


    七喜强调着:“这可是少爷特意从京城给您带回来的,老夫人过寿时定的也是这种糕饼攒盒。快打开看看,可好看啦。”


    李氏这才停住要去倒茶的脚步,又听闻陆琅去了京城一趟,还特意这么老远的带了点心给她,更是高兴,忙道谢不迭。


    她喜滋滋地边打开点心盒子,边问七喜是何时回来的。


    七喜人坐在桌前,眼睛却是左顾右盼:“我们是昨日傍晚到的,回来的太晚了,昨日就没有过来。”


    “大娘子,怎么就你和姜大娘两个人在铺子里,沈姑娘她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