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其他类型 > 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 > 第一百四十七章 全凭关系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可以说孙少平站在了黄原几万揽工汉的巅峰。


    胡永州给孙少平,找了轻松的活方便孙少平找对象。


    也方便了孙少平有精力阻止自己的“好事”。


    一天晚上,孙少平搞对象回来,发现了,胡永州和做饭的小姑娘,睡在了一起。


    生气的孙少平,逮住胡永州就给锤了一顿。


    把自己赚到钱,都送给了小姑娘,让小姑娘回家。


    自己也被迫离开了胡永州的工地。


    胡永州肯定做的不对,挨揍也是应该的。


    但是也证明了,像是表舅马顺,包工头胡永州,这些帮助过,照顾过孙少平的人,都得不到孙少平的好报。


    被胡永州封杀了之后,孙少平在黄原揽工当然是艰难了不少。


    毕竟在黄原很多的大工程,都被胡永州给承包了。


    但是孙少平毕竟年轻力壮,受包工头喜爱,不难找到小工的工作。


    虽然辛苦,但活的也不算艰难。


    对于孙少平来说也不是事事都顺。


    阳沟曹支书,想让孙少平当自家养老女婿的事情就不顺利。


    曹支书大女儿,一个农村女子就没有看上揽工汉孙少平。


    姑娘希望找一个在城里有正式工作的工人,看不上农村揽工汉。


    当然了孙少平知道也不能愿意,有黄原^_^家里的女儿。


    但是曹支书,因为自己女儿不同意和孙少平处对象,以后孙少平的户口在阳沟也留不住。


    曹支书就认为是自己,让孙少平把户口迁了出来,觉得自己坑了孙少平,所以又弥补了孙少平一个机遇。


    铜城煤矿要在黄原地区,招一批煤矿工人,曹支书给孙少平要来一个名额。


    煤矿工人,虽然工作辛苦,工作环境也不太好,工作危险性高。


    但是对于农民来说,也是一份求之不得的好工作。


    不管是有能力,没能力的人家,都稀罕这份工作。


    对于农村来说,只要是可以转成城镇户口,吃上供应粮,这就是一份好工作。


    对于农村有门路,有关系的人家来说,这也是一个好机会。


    被招进煤矿工作,就可以转成城镇户口。


    给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找一份城里单位,工厂的工作,两者的难度差别巨大。


    对于有关系的人家来说,被招进煤矿先解决户口问题,无疑也是一个捷径。


    也就曹支书有一定的能力,一定的关系,才能给孙少平要到一个名额。


    如果把这个名额公布出去,肯定的轮不上外来户孙少平。


    不过曹支书,也提醒了孙少平,招工的时候可能会因为户口的问题被拒。


    这对于曹支书来说是一个难题。


    但是孙少平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


    毕竟孙少平有一个,父亲是黄原地区一把手的对象。


    孙少平告别了曹支书之后,就把可以被煤矿招工的好消息,分享给了田晓霞知道。


    同时提出了自己的困难。


    明显的孙少平,这种新来的外来户,不符合煤矿招工的标准。


    这种好事,怎么算都轮不上,孙少平一个新过来的外来户。


    孙少平找田晓霞当然是想走后门。


    田晓霞没有田福军的原则,对于热恋对象孙少平的要求,毫不犹豫的答应。


    孙少平办招工手续的时候,有了黄原地区一把手的女儿陪同。


    田晓霞也打着自己老爹的旗号,狐假虎威,让孙少平以一号苗子,入选了煤矿招工的名单。


    这一波就显示了,孙少平这个人又当又立。


    都选择利用,田晓霞的父亲是黄原一把手的关系,走了后门。


    都是走后门,选择一份轻松的工作也行,但是非要选择去做煤矿工人。


    就感觉孙少平,这次被煤矿招工,依靠的完全是自己的能力一样。


    实际上这次被招工,第一个是依靠曹支书的后门报名,第二个利用田晓霞的身份入选。


    这一次孙少平能够被铜城煤矿招工,可以说跟孙少平本人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全凭的是靠关系,走后门。


    孙少平多年逃离农村的愿望终于实现。


    首先就是找自己的好基友,金波分享这份喜悦。


    金波几年的时间,在城里也没有白待。


    经过了金波的不懈努力,成功继承了金俊海邮局司机的岗位。


    终于成为一个城里人,城里工作有了。


    凭着金波眉清目秀,有点小帅的模样。


    就不难在城里再找一个城里的对象。


    小两口一结婚,单位一分房,金波就会彻底的变成一个城里人。


    孙少平心心念念惦记好多年,对于好基友金波来说,简直是唾手可得。


    ……


    王满银这段时间也挺忙碌,两个工厂的建设都进入到了尾声。


    设备安装,调试,员工招聘,培训,都要王满银自己来才行。


    王满银也理解了,为什么以后工厂招聘,对文化水平都有要求。


    员工如果是文盲确实很难培训。


    除了罐子村的村民受到一些照顾之外。


    在外村招人,王满银都是找的年轻人,起码也有小学毕业。


    也只有工厂,开在了农村,招人才会这么方便。


    如果工厂开在城里,城里人就是找不到工作,也真看不上这些私人小厂。


    如果在城里招农村人,又需要多准备宿舍。


    怪不得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乡村企业最多。


    虽然王满银忙的脚不沾地,但是也一直惦记兰香高考的事情。


    到了高考放榜的时间,果不其然双水村又考上两个大学生。


    兰香考上了西北大学天体物理专业。


    兰香超出了录取分数线这么多分,王满银自认为应该有自己保障了后勤的原因。


    兰香依然没有选择其他的大学。


    只能说西北大学就在省城,已经是全国重点,足够优秀,离家近,西北大学天体物理系也是兰香的理想。


    金秀也考上了省医学院。


    金秀考上了大学,可以说有一半兰香帮忙补习的原因。


    不过这也是金秀应得的,如果没有金秀从小从生活上帮助兰香,学习用品都是你一半我一半。


    可能兰香已经早早辍学,也就没有以后兰香,帮着金秀补习,双双考上大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