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都市言情 > 直播鉴宝:大哥可真刑啊 > 第70章 宣德青花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最后这个白玉辟邪以七百五十万的价格成交,给何仁看得一愣一愣的。


    本来他以为今天有实力竞争的可能就是方明轩、谢宝坤和徐青杰呢,没想到还有高手。


    哦不,应该说是还有大冤种。


    不过从好的方面想,连方明轩这种级别的藏家都差点打眼,一般人肯定看不出来真假。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其实就足够了。


    方明轩则是暗暗叹了口气,就算没有何仁提醒,这个辟邪他也拿不下,他还剩下七百万现金,根本竞争不过人家。


    方明轩朝着买下辟邪的买家看了两眼,何仁奇道,“方老,这人您认识?”


    “认识,不过肯定不是他买的。”方明轩没好气地说道,“他还没有这个实力。”


    “嗯?”


    何仁三个人都竖起了耳朵,听方明轩的口气,有八卦啊。


    方明轩随口道,“这人叫冯迪,是苏省有名的职业掮客。”


    何仁有些没搞懂,掮客怎么了?虽然掮客只为赚钱,但是古玩这行又不能没有掮客。


    就像周转一样,要是没有他,何仁很多东西都不好出手,他手里那个蛐蛐罐,就准备交给周转去运作,搞好了也能卖个一百来万。


    方明轩看出了何仁的疑惑,解释道,“冯迪不是一般的掮客,他眼力不错,人也很聪明,可是不走正道,专门做灰产,他这次来恐怕又是给某个大人物洗米的。”


    三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掮客正常,这样的掮客就让人不齿了。


    喜欢钱正常,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给人洗米,做黑手套,这样的人何仁一向是看不起的。


    冯迪似乎是发现了有人在背后议论他,转身看向方明轩,微微一笑,拱了拱手,方明轩则是撇了撇嘴,把目光移向别处,就像是看冯迪一眼会脏了他的眼睛一样。


    冯迪微微一笑,也不恼火,确实是一个有城府的人。


    谢宝坤则是紧张起来,因为他看见冯迪身边坐了五个穿一样黑西装,大晚上还戴着墨镜的男人,每个人手边还有两个超大号的手提箱,里面显然都是现金。


    如果冯迪真是来洗米的,那么接下来两件拍品,他应该还会出手。自己这点钱怕是不够啊……


    “方叔,我看他们现金不少,一会儿青花瓷碗要是真的,您能不能……”


    “没问题,我还有七百万,可以全借给你。”


    方明轩没有任何犹豫,能让冯迪吃瘪,借点钱算什么?反正他是冲着白玉辟邪来的,对其他两样东西没什么兴趣。


    谢宝坤心下稍安,此时倒数第二件拍品也被人用小推车推了上来。


    主持人依然很亢奋,“接下来这件拍品是明代宣德年间,御窑烧制,青花折枝花果纹大碗。直径29.5公分,起拍价两百万,每次加价不得少于十万。请大家有序上台……”


    这次何仁松了口气,因为是真品。


    名称:明宣德 官窑青花折枝花果纹大碗


    年限:五百九十六年


    品相:胎体厚重,釉质细腻,内施白釉,器内素面无纹;外壁通体青花装饰,口沿绘青花弦纹两道,腹部绘六组折枝花果纹。外口沿下青花横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为此款大碗统一装饰。


    来历:本品为宣窑青花御瓷典范,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为宣德一朝新出样式。由尚膳监提出烧造要求,具体设计将交由工部所属的营缮所负责,并交付御器厂烧造。


    用料:进口清料——苏麻离青。


    价格:市场价¥,建议最高拍卖价¥。


    真品就好办多了,按照鉴宝眼给的信息,配合何仁对青花瓷的了解,猛夸就行。


    青花瓷算是中国瓷器主流品种,应该也是最有名的品种了。


    当然,很多年轻人了解青花瓷可能是因为周董的《青花瓷》,或者是LOL里的青花瓷皮肤。


    《青花瓷》这首歌的歌词写的确实好,不过也有点问题。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天青色等烟雨”那句,其实是汝瓷的故事,天青色也是汝窑的颜色。


    据传北宋皇帝宋徽宗梦中见到雨过天晴之后天青色非常漂亮,便下旨让匠人烧制这种颜色。


    不过想要瓷器有天青色的效果,需要较高的湿度,古代的烧瓷技术虽然发达,但是没有控制湿度的办法,所以只能等空气湿度大的烟雨天才能烧制成。


    所谓“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便是“天青色等烟雨”的由来。


    还有一种说法,故事是一样的,但是主角不一样。有人认为这件事应该是后周第二位皇帝柴荣为柴窑下的指示。


    不管怎么说,都和青花瓷没什么关系。


    还有就是“在瓶底书汉隶”和“临摹宋体落款”也不准确,青花瓷就没有隶书和宋体的款识,一般都是楷体、篆体或草书。


    当然,歌词肯定不是现实,老方也喜欢收藏,肯定知道这些知识,他这么写是为了文学艺术创作的美感,无须苛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不过何仁是鉴宝的,他必须严格。


    所以他在给张诺和谢宝坤科普,“唐宋时期其实就有青花瓷了,不过烧制条件和技术不算成熟,没有精品。到了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烧制青花瓷的技术趋于成熟,明代的时候青花就成为瓷器主流,尤其是宣德时期,发展到了顶峰。”


    谢宝坤已经急得不行,人家都开始叫价拍卖了,何仁还在那卖关子科普呢。


    “何老弟,已经三百万了,你倒是给个准话啊,是不是真品?”


    何仁微微一笑,把鉴宝眼上的信息重复了一遍,又补充道,“这个碗纹饰线条流畅,纹路清晰,一气呵成。包浆厚重,至少有五六百年的历史,真品无疑,而且是官窑的。”


    谢宝坤松了口气,连忙举牌竞价去了。


    方明轩则是问道,“何小友,你怎么一口咬定是官窑?”


    “看料子。”何仁笃定地说道,“这个碗用的是波斯进口料苏麻离青。用这种青料烧出的瓷器蓝中带黑,深沉浓艳,在光线下会有锡光色,而且呈三角形结晶,用手抚摸表面会感觉到凹凸不平。”


    “这种料子非常难得,民窑一般可舍不得用,要是毁了一窑,窑主怕是要哭死。我们都知道青花瓷可不是那么好烧的……”


    方明轩频频点头,他是想考校一下何仁,没想到何仁对瓷器也如此熟悉,真是难得。


    两人在那英雄惜英雄呢,谢宝坤那边则是遇到了麻烦,冯迪果然出手了,价格已经顶到了八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