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都市言情 > 直播鉴宝:大哥可真刑啊 > 第183章 寒食帖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高老拿出来的这些宣纸价值都不低,属于有钱也不好买的那种。


    何仁也没想都买走,他估计人家只是拿出来让何仁看看,能把两刀玉版宣拿到手就已经很不错了。


    “高老,请个价吧?”


    高老笑着摇了摇头,“不要钱,这些都是给你的润笔费。”


    “都给我?”


    这对何仁来说完全是意外之喜,这些宣纸加在一起五十万肯定有了,他真没想到自己的字这么值钱……


    谁料高老一挥手,又有人拿了两个锦盒出来,何仁的眼睛一下就亮了,这应该是古墨。


    果然,高老把两个锦盒打开,都是古墨,一清一明,清代的那块墨锭,还是御墨。


    所谓御墨,就是造出来给皇上写字用的,唐代的时候,还有墨务官,专门负责管理工匠制作御墨。


    一开始,御墨还只是考虑书写方便,只是用的材料比较好,到了明清时期,就开始玩花活了,会制造各种形状,各种主题,乾隆时期,是御墨最鼎盛的时期。


    眼前的这块墨锭就是乾隆时期的,边沿浮雕了云龙纹,顶端还有一条立着的龙,在彩云之间翱翔,两边各有一条游龙,下面还是二龙戏珠,不是御墨,哪敢这么雕刻……


    墨锭背面刻绘了一幅山水画,上面有标题是关槐所作。


    此人官拜礼部侍郎,擅长作画,颇受乾隆赏识,乾隆随身御扇上面的画,也是关槐画的。


    这块墨锭价值连城,最重要的是保存得非常好,属实难得,市场价在80-100万之间。


    另一个明朝的墨锭更贵,因为是名人款。


    这是一块像铜镜似的古墨,色泽乌黑。正面雕了一幅太平有象图,这是中国传统纹样,代表了吉祥如意。左侧有篆书“于鲁作”款,右侧金字写的是“方于鲁太平有象墨重三两五钱”。


    还记得之前何仁在地摊上捡漏的《方氏墨谱》吗?就是这个方于鲁搞出来的,他是明朝万历年间有名的墨工,他造的墨锭,价格更高。


    何仁用鉴宝眼看了一下,价格在130-150万之间。


    高老此时开口了,“如果小友能说出两块墨锭的来历,再帮我写一幅字,我就把两块墨锭都送给小友。”


    何仁乐了,这不是撞枪口上了吗?立刻把两块墨锭的来历都说了出来,甚至连乾隆那块御墨上面关槐作画的题画诗都给背了……


    高老眼睛瞪得像铜铃,这何仁记忆力也太好了吧?


    何仁可不管这些,开口问道,“高老,您需要写什么?”


    高老这才反应过来,“啊,写一幅《寒食帖》吧。”


    《寒食帖》是苏轼写的两首五言诗,全文一百二十九字,一共十七行。是苏轼被贬到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时所作。


    《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排在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唐代颜真卿的《祭侄稿》之后。


    目前这幅字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不过拿出来展览的都是仿作,据说就是文华的师父所作……


    以何仁的水平,超越苏轼是不可能了,临摹一幅还是没问题的,只不过要想完全按照苏轼的《寒食帖》来写,没有那么大的纸。


    高老已经想到了这一点,又命人拿来一张巨大的花纹笺,给何仁看傻了,人家还有存货!


    既然如此,何仁就无需客气了,他拿出贺莲青作的御笔和王铎的端砚,高老又拿出一块用了一小半的墨锭,何仁一看,好家伙,人家高老平时用的也是乾隆的御墨。


    何仁亲自研磨,边磨边回忆《寒食帖》的内容,这种书法要一气呵成,中间不能停,才能将起伏跌宕,迅疾却又稳健的风格模仿出来。


    大概十分钟以后,何仁压了压手指,终于动笔了。


    何仁一动笔,房间里的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生怕影响到何仁的发挥。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高老是越看越心惊,之前看何仁写字,只是觉得好,却没有震撼的感觉。可是这一写《寒食帖》,高老就看出门道来了。


    作为天下第三行书,临摹《寒食帖》算是每一位书法大师的必修课,高老也见过不少大师的临摹之作。


    在他看来,除了文华和台北故宫那幅仿作之外,当代行书,何仁当属第一。


    最让高老吃惊的是,何仁才多大年纪?二十岁?还是三十岁?就有了这种书法造诣,时间长了,那还得了?


    就在高老胡思乱想的时候,何仁已经写完了。


    他把毛笔放进笔洗,后退了两步欣赏了一下自己的作品,满意地点了点头,发挥不错,应该是他目前能够写出最好的字了。


    高老张了张嘴,半晌才说道,“何小友,你有如此天赋,不如专心书法,假以时日,必成大器。超越书圣也并非不可能。”


    何仁摆了摆手,他的大师级书法来自系统奖励,就算他真有天赋,想超越书圣也难于登天。


    书画这种东西,拼到最后,和年龄、努力都无关,比的就是天赋和顿悟。可是古往今来,有多少天赋卓越的大师,终其一生都无法达到书圣的水准,何仁也没戏……


    “高老,我还是更喜欢古董和直播……”


    高老叹了口气,如果何仁心不在此,想突破也就不可能了。不过以何仁现在的水准,已经属于国内顶尖,尤其是行书,文华封笔,以后何仁就是行书的领军人物……


    高老决定把这幅字挂在客厅正中间,帮何仁好好宣传一下。


    何仁不知道高老的心思,他只是盯着那两块墨锭猛看,心想字都写完了,高老怎么还不送墨?难道要他自己开口要?


    不太好吧……


    看到何仁的眼神,高老一拍脑门儿,“说话算数,这两块墨锭就送给何小友,权当是润笔费了。”


    何仁这才拱了拱手,“那就多谢高老了。”


    “诶!”高老却是一摆手,“何小友的书法水平,绝对是当代翘楚,这点钱就能得到何小友的墨宝,是我赚了……”


    高老和魏瑞祥一样,也把印泥拿了出来,然后何仁只能摊手,他还没有钤印呢。


    说明了情况,高老当时就要跟何仁一起去找光棍刘,甚至连飞机都不想赶了……


    高老的儿子吓了一跳,这次出国他们是要签订一份非常重要的合同,不去怎么行?


    何仁答应高老刻好了钤印就回来给他补盖,高老这才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