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都市言情 > 你若开挂,金钱自来 > 第391章 贪大求全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11月。


    天气渐冷,大地裹上一层银霜。


    早上7点30。


    常学勤、谭小雅步行走出南沙沟小区。


    五分钟之后抵达单位,然后分道,各自上班。


    两人没有在京城买房。


    而是住在特别安排的南沙沟小区的国有过渡房。


    和一代国学大师钱仰先是邻居,如果还在的话。


    常学勤走进办公楼,上到三楼,穿过走廊。


    走廊里,有许多地方来的官员。


    他们三三两两聚集各处室的办公室门外,等待正主。


    这些都是有熟人带路能进来的,不能进来的更多。


    每年重大政策出台和调整之际,就是衔接汇报的高峰期。


    有时上级的一句话、一行字,能抵十年功。


    这一点,常学勤自己在基层深有体会。


    常学勤刚打开办公室,司里的一个处长,李文聪走过来,悄悄地说:


    “司长,我家乡来了两位领导,想向您汇报工作?”


    “哪座城市?”常学勤问。


    “西南的镜州市。”李文聪回答。


    “哦,他们现在在哪?”常学勤问。


    “现在在我办公室等您。”李文聪回答


    “那你带他们过来吧。”常学勤点头。


    “谢谢司长。”李文聪欣喜谢道。


    “先别急着谢,找到这里来,无非就是想立项。”常学勤摇头笑道:


    “能不能立,还需要看条件能否满足。”


    “司长,我明白。让他们有机会向您报告,我已经尽力了。其他的按照规定来。”李文聪说。


    “嗯,带他们快点过来吧,我待会还有会。”常学勤说。


    “好的。”


    李文聪快步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对着沙发上的两位中年男人说:


    “许省长、张书记,司长在办公室等两位,我们快点过去吧。”


    “啊?太谢谢您了,李处长。”许国瑞、张伯宏谢道。


    “客气了,我毕竟也是镜州人。但是,我能做的也就只到这一步了,还请理解。”李文聪委婉地说。


    “理解、理解!能够帮我们约到常司长,就已经是帮了最大的忙了。”张伯宏握着李文聪的手,用力摇晃说道:


    “回到家乡,请一定联系我。”


    “呵呵,一定。”李文聪点头说。


    李文聪带着两位径直来到常学勤的办公室,然后介绍:


    “常司长,我来介绍,这位是西南省副省长,许国瑞同志。”


    “您好,常司长,久仰大名。”许国瑞和常学勤握手。


    “客气,一点虚名,不值一提。”常学勤摆摆手说。


    “这位是西南省镜州市的书记,张伯宏同志。”李文聪继续介绍。


    “您好,常司长,一直想找机会来拜访您,得幸李处长安排,今日得偿所愿。”张伯宏说。


    “哪里,言重了,坐吧。”常学勤握手后,手一摆。


    “好,谢谢。”


    李文聪准备泡茶。


    常学勤说:“文聪,你回去忙吧,我来泡。”


    “哎哟,可当不得,我们自己来。”张伯宏即刻站起来。


    “别客气,张书记。基层的同志不容易,你和许省长大老远跑过来,总不能剥夺我泡杯茶的权利吧。”常学勤轻笑道。


    “呵呵,常司长,您这话说的我们伯宏同志很暖心啊,那我们就勉为其难了。”许国瑞说。


    “应该的,你们两位的工作比我们这些人更重要。工作怎么做、怎么抓比我们更有发言权。”常学勤说。


    “常司长,不敢当。”张伯宏赞道:


    “我认真研究过您在仁和县、阳成县、长宁市工作时,抓出的典型经验,让我大受启发、叹为观止。”


    “您才是我需要学习的榜样。”


    “只不过是因政施策、抓住机遇、顺势而为而已,谈不上榜样。”常学勤谦虚说道,泡好茶放在两人面前。


    “谢谢。”许国瑞、张伯宏都双手接过茶杯,放了下来。


    “两位领导不远千里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吗。”常学勤坐在自己位置上,问道。


    许国瑞看看张伯宏。


    张伯宏从文件包里取出一份函头文件,双手递向常学勤。


    这份文件是西南省级发改部门提交的项目立项请示。


    待常学勤接过请示,张伯宏解释道:


    “常司长,这份请示之前已通过程序上报,这一份是另外一份。我们……”


    张伯宏话没说完,常学勤轻皱着眉头,问:


    “张书记,镜州市想建城际轻轨?”


    “对。”张伯宏看着常学勤的表情变化,暗道不好。


    不过,他也只能硬着头皮解释:


    “常司长,近些年,镜州市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城镇化战略部署,从区划调整、基础配套、公共配套、产业培育、就业指导、制度保障等多方面统筹发力……”


    “基本实现了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周边县城为骨架、重点城镇为支撑的梯次推进发展格局……”


    “目前,全市常住人口710万,其中城镇人口已经达到34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7.88%,较五年前提升了10个百分点……”


    “此外……”


    张伯宏还想趁机报告镜州市的经济发展情况。


    通过经济发展的速度,来博得好感、加深印象。


    但是被常学勤打断:


    “张书记,你说的这些情况,请示里都有,我自己看就行,我就问三个问题,可以吗?”


    “常司长,您尽管问。”张伯宏说。


    “去年,您们镜州市的一般财政预算收入是多少?说个实数。”常学勤问。


    “嗯…120亿元左右。”张伯宏愣了愣,回道。


    “哦,也算过得去。那GDP是多少?”常学勤又问。


    “1612亿。”张伯宏回道。


    “嗯,在西南省,算是不错的数据,那城区常住人口呢?仅指城区。”常学勤点头。


    “这……”张伯宏欲言又止,看向一旁的许国瑞。


    “张书记,没有必要遮遮掩掩,是多少就是多少。”常学勤笑着说。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是70万人。”张伯宏说。


    常学勤问完三个问题、听到三个答案,心里有了计较。


    根据有关规定,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150亿元以上;


    地区生产总值在1500亿元以上;


    市区常住人口在150万人以上。


    而,镜州市,有两个条件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