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 第317章 全靖陕西(九)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雷宏看情绪不对,赶紧出声:“稳一稳,总没有坏处,你们若是等不及,可以开始安排探子,去联系老乡,想来你们以前应该有不少老乡逃回来了,联系他们,以不变应万变。


    整个延绥都是咱们第三师负责。


    接下来,咱们控制延绥之后,我觉得大王应该会让我们在延绥抵御东线明军和北面的蒙人。”


    王伊也颔首道:“我也这么觉得,这可是天大的事情。


    只要咱们稳住这里,之后每年有多少功勋,不用我说你们都知道的吧!稳赚不赔的买卖地!谁想要放弃?”


    众人思考着,老实说他们作为边地军户、百姓,一直都是打蒙人,几百年如一日,变化不多,现在又一次回来,似乎也不是不成。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一次咱们带来了土豆。”王伊再补一句,“你们之前在地方守御的时候,农场里产出的土豆不少吧?这玩意儿在沙漠边缘也能种!


    到时候咱们稳住了陕北局势,第一时间应该是将所有沿河的水田充作农场,然后开始屯田备战。


    跑来跑去,天天行军多累。


    不如在延绥镇着,不用咱们去,敌人就奔着咱们来。


    岂不妙哉!”


    众人面面相觑,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王伊看众人情绪稳定了,赶紧趁热打铁:“最近想办法拉拢各地的骑兵,集中起来,我准备造一个骑兵团。三叔手里有马元利这个骑兵团,听说他已经攻入韩王府,韩王朱亶塉已经被抓了。


    我觉得陕西这边的战事也快完了,应该就剩下咱们这里了。


    毕竟三叔已经将西北拆成三个省。


    打完陕西,剩下的就是修整,准备明年春耕。


    现在天寒地冻,北地缺衣少食,你们去找老乡呼喝一声,也不知道会有多少老乡举旗拥护。


    让宣传队多出出力,等雷参谋长申调更多粮草从关中运上来,就是咱们一举收复北方的时候。”


    王伊的呼吁与想法,让雷宏思考了一下后勤,不由得恍然。


    虽然王伊一直不显露,但他说得对,现在的后勤运转其实很紧绷。


    因为最开始他们得到的命令,是坚守甘泉一带,抵抗延绥南下。


    但仗没打成,可聚拢这么多兵马,人吃马嚼,也是不小数目。


    而鄜州境内的粮食,大部分都调去南方给王三死磕西安府去了。


    如果贸然北上,一定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尤其是没有粮食,那投奔过来的百姓军户,造的就不是大明的反了,而是他们的。


    “可是……不趁现在北上,军头们反应过来怎么办?”王自用皱眉看着王伊,他其实并不觉的王伊多有本事。


    这么说吧。


    王信、王僧、王伊这一辈三个人,头俩都能独当一面了。


    可唯独眼前的王伊,一直都是缩在黄龙山内,不显山露水的,没人知道他本事如何。


    甚至还有人说,要不是他是王三的子侄,怎么可能混到这个位置上?


    不过,面对这样的质疑,王伊嘿嘿笑一点也不生气:“将门会投靠咱们吗?”


    第一句设问,众人思考。


    “那要看咱们给多少利了。”边个一个参谋说。


    “没错,咱能空口白牙直接答应吗?”王伊再问。


    这一次是众人纷纷摇头,能答应的只有王三,将门想要的东西,无非就是兵权、土地、世袭罔替,但这些在新顺国这里,前两样就不可能答应。


    因为新顺国的根基,是建立在土地再分配上的。


    “既然都不能,那咱们就打咱们的,他们想他们的。记住,三叔跟我说过,咱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对象。


    延绥军镇内,破落小家族很多,百姓很多,这些都可以拉拢。


    可独独军头们,不能全部拉拢。


    有的要杀,有的要罚,还有的可以降服。


    土地、兵权,是咱们的底线,他们投降,送去黄龙山讲武堂读书,读完出来,他们就是咱们兄弟,一样能为他们的家族牟利,甚至还能更进一步。


    但平台和起点,必须是咱们大同军给的!


    这才是底线!”王伊说到这里,笑呵呵的继续说,“所以,我们只管在意最多数的人心思,他们现在缺的从来不是名利,而是粮食。


    而现在,肤施县仓是空的,卫所也是空的,陕北的蝗灾影响还在,我们要做的,是尽快翻耕沿河的所有水田,将虫卵挖出来冻死,以此来保证明年的收成。


    搞征伐,或许咱不是你们的对手,但弄后勤,搞农场,你们不如咱。


    我在黄龙山里一搞就是两三年,实打实的干呢!


    总之,你们信我的,开始安排。谁家劝军头麾下的老乡多,咱们就给谁多表功。


    军头家族们会一直试探咱们的底线。


    那就随便他们试探,他打他们的,我们打我们的,反正百姓暴动,肯定不会投靠大明,要么投靠咱们,要么跑去山西投奔大盛军。


    军头们只要端掉给他们的屯田百姓,就算他们有钱粮又能坚持多久?


    无根浮萍罢了!”


    “大善!”雷宏鼓掌,一脸惊喜。


    一听雷宏都这么说了,这些将官也面面相觑,似乎眼前的王伊,也没传言的那么草包。


    “那就忙起来,雷参谋长,尽快通知参谋部,将粮食北调。我需要能安顿二十万人口一年的粮食,只要对方能调来,我能三年不伸手问南方要粮食。”


    “这……会不会……”


    “放心吧,忽悠忽悠,真要是北方还有灾情,你觉得三叔可能不送来粮食吗?了不起就是我挨顿打骂,丢去黄龙山再学,但至少能有充足的粮食,应对接下来的变动。不管怎么样,有二十万人一年的口粮,咱们军中将士们肯定不会挨饿了。”


    王伊不疾不徐说完,不少人都对王伊竖起大拇指,刮目相看。


    雷宏点了点头,很快出去。


    走到门口,有人走来,雷宏看了一眼,微微皱眉:“你怎么来的?”


    “关中大事了了,我自然是按照大王的意思北上。”萧汝水风尘仆仆的来,笑吟吟看着眼前的人,“别露出警惕表雷兄,咱也不是之前的身份了,我投诚了。喏,这是我的委任状。”


    雷宏看了一眼这个家伙的委任状,上边写:兹,委任萧汝水,为朔方节度使,节制榆林以北,河套以南诸般商贸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