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都市言情 > 老挝老挝 > 第18章 蓬洪县赶集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第二天上午七点,克木族阿姨给两人准备了两团糯米饭,还给张小鱼准备了一碗“良药”。


    张小鱼看着那碗药泥,胃里一阵翻滚,想起昨天夜里睡觉前,克木族阿姨让她的女儿把一堆三角形绿叶植物放在捣茄子的工具里捣烂,连着茎带着藤,捣烂之后足足半碗,张小鱼捏着鼻子扭着眼泪吃完了。


    没想到第二天早上,他还要再来一碗药泥,吴凤娇实在忍不住的笑着说:


    “良药苦口,你看你现在多有精神”


    后来,张小鱼才知道那植物叫通关藤,是一种中草药有消炎的作用,这也是他术后没发烧的原因。


    吃完药,阿姨抓了两只母鸡一只公鸡,直接用麻绳绑住了它们的爪子,然后牵来一头水牛套在板车上,今天天气好,他可以送两人去蓬洪县,顺便卖三只鸡还有前两天山里打猎捉来的一只小野猪,以此换一些油和盐,再买几米布做衣服。如果是下雨天,她是绝对不会出门的,因为泥泞的路面会让他们走不出大山。


    张小鱼和吴凤娇坐上牛车,跟着克木族阿姨前往蓬洪县,看着她坐在车头前面,惬意的抽着手工青烟,张小鱼特别感激善良淳朴的老挝女人。


    晃晃悠悠的牛车虽然坐的不舒服,可这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惬意是金钱买不到的,他现在就像变成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生活不要太疲惫的老挝人。


    三小时后,吴凤娇惊喜的喊道:


    “有信号了,还有百分之十的电量”


    她立马拨通手机联系人来接他们,张小鱼也打开手机,有五个小嫖客的未接来电,张小鱼瞬间有点感动,虽然他知道小嫖客是为了通过他找到吴凤娇。


    两人打完电话,心情瞬间大好,克木族阿姨目视前方说:


    “快到了,前面马上就有公路了,沿着公路走两公里就到县里了”


    当水牛从泥土路面踩到水泥路面,牛蹄子踩到地面的声音明显清脆响亮许多,吴凤娇好奇的问道:


    “阿姨,这条水泥路是哪个富豪修的?”


    脚下的水泥路一看就是这两年才修的,在老挝修路造桥都是很大的功德,国穷民富的老挝,有些超级富豪会拿出一些钱为自己的寨子修一座桥,修一条路。


    脚下两公里的水泥路,直接连接到13号公路,撼天动地,开山劈路的大工程,吴凤娇很想知道是哪位神秘富豪做的善事?


    阿姨指着水泥路转弯的地方说:


    “从这里下去几十米有个寨子,听说有个外国的大老板买了他们寨子外的一片地盖别墅,他们不光给村长钱,还给寨子里修了一条连接13号公路的水泥路”


    吴凤娇赞扬地说道:


    “功德无量,应该是做开发旅游的项目”


    张小鱼接话道:


    “要想富,先修路”


    终于,这辆载着四个人的牛车在上午十点来到了蓬洪县,木克族阿姨把水牛绑在菜市场外的一棵大树干上,然后交给管理处五千基普的管理费,左手提着三只鸡,右手拎着小野猪,摆放在牛车前面,悠哉的抽着烟袋,佛系的开始卖鸡。


    这感觉让张小鱼鼻子一酸,眼眶湿润。


    吴凤娇不解的问:


    “你怎么了?”


    张小鱼拧了一下鼻子回忆说:


    “我想起十岁那年,我跟着我妈妈去赶集,我和老妈用自行车驮着两袋玉米到城里,也像这样的菜市场一样,那天我们一根玉米也没卖出去,因为我们驮着的是已经变硬的老玉米,根本没人要,我和我妈又驮着玉米走了四公里山路回家,从那时起,我就暗暗发誓要努力学习,将来工作挣钱让我妈妈不再这么辛苦”


    吴凤娇不太懂张小鱼的伤感,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问克木族阿姨:


    “阿姨,早市已经过了,你还能卖得出去吗?”


    阿姨淡淡的说:


    “能卖出去就卖出去,卖不出去我就带回家,反正这次出门我是为了把你们送到县里”


    吴凤娇感动的说:


    “接我们的人要下午一点才到,无论如何让我请您吃一顿好的,现在我带这个受伤的人去小诊所检查伤口,您就在这里等我们,好吗?”


    克木族阿姨点点头,吴凤娇拉着张小鱼逛着这个不大的蓬洪县市集。


    没走几步,张小鱼感叹这老挝的市集令人瞠目结舌,如果不是有些动物的尸体血淋淋的摆放在那里,他甚至认为这里是个野生动物园。


    小到一筐蠕动的竹蛆,大到被封住嘴的鳄鱼,不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是水中游的,面对这些重口味,老挝人真是百无禁忌。


    张小鱼知道吴凤娇故意把他带走,是为了给阿姨买一些基本生活用品,感谢克木族阿姨的救命之恩。


    “我身上还有两百人民币,我们直接给阿姨,让她需要什么就买,何必我们亲自买呢?”


    吴凤娇撇着嘴看着张小鱼,接过他手里的两张红票子说:


    “到老挝人家里做客,别人请你吃饭后你给钱,她会很不开心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张小鱼不明白为何,只是听从吴凤娇的建议,吴凤娇除了手机现在身上一毛钱都没有,她就先借了张小鱼的两百元钱。


    他们先来到一家卖米的店铺,这是一家中国人开的米店,以八毛钱一千斤的价格买了一百斤糯米,本来交易挺顺利的,不过米店老板在拿到那一百块钱之后对着阳光反复的看,然后放在验钞机上过了两边。


    吴凤娇嘘声向张小鱼抱怨道:


    “你的同胞在看到钱之后,都喜欢验来验去,疑心真的好重”


    米店老板应该听到了吴凤娇的抱怨,他验过第三次后,收起那张红色的一百元,找回二十元,无奈的说:


    “美女,你们俩应该是游客吧,你不知道,这半年我已经收到至少十张假币了,有六张都是游客给的,我现在都害怕收人民币了,你要是有基普我宁愿你给我基普”


    张小鱼连忙说:


    “这是我来老挝之前在银行取的,剩下最后两张了,不会有假的”


    米店老板并未搭理两人,可吴凤娇提出给老板十块钱,让他把米送到不远处克木族阿姨那里的时候,米店老板拿着小拖车立马露出了奸商的微笑,张小鱼和吴凤娇两个人可没本事搬动一百斤的大米。


    他们又来到儿童服装店,五十块钱的价格买了两套女孩的衣服。又去了杂货店买了手电筒和电池,最后剩下的钱买了油和盐,然后提着大包小包回到了木克族阿姨那里。


    此时,两个骑着摩托车的年轻人正和阿姨比划着要买阿姨的三只鸡。


    “干,甘霖娘啊,这老太婆听不懂我们说的话”


    一个染着黄毛的非主流口吐芬芳,手里晃动着红色的一百块,深处三根手指比划着说:


    “咯咯咯...一百块...三只...”


    毫无疑问,这个价格很公道。


    克木族阿姨这次听懂了,收下了那张一百元,布满老茧的手随便一挥,那个黄毛虽然嫌弃浓浓的鸡屎味,但还是一把将三只鸡抓起来,然后骑上摩托车飞驰而过。


    吴凤娇和张小鱼并没有妨碍阿姨做生意,在一旁默默地看着,此时的张小鱼很想插嘴说几句话,就是让阿姨也去用验钞机验一验这张钱的真伪。


    可阿姨在收到钱后拿出一块旧手帕,将那张钱小心翼翼的包了起来,然后放进了口袋里,张小鱼便放弃了这个善意的提醒。


    他们将大包小包和车上的大米放在一起,看了看时间,快十二点了,便牵着阿姨的牛车一起去县里最豪华的饭店,无疑,这又是一家湘菜馆...